回到頂端
|||

只不過血糖有點高?不規律用藥腎病變機率飆20倍

優活健康資訊網/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2021.09.09 11:00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我前年體檢發現有糖尿病,為什麼今年體檢連腎臟都出問題了?」一名年約50歲的初診患者,邊說邊遞給我檢查報告。我問「有控制血糖、調整飲食及運動嗎?」「我想說不太嚴重,就沒有規律去醫院拿藥。」糖尿病腎病變就是這樣出現。

控制不良的血糖全身流竄,血管產生發炎,血流豐富的腎臟破壞更嚴重
許多糖尿病患者平時血糖控制不理想,通常會認為,「只不過是血糖有點問題而已,應該沒關係啦!」其實糖尿病是全身性的疾病,控制不良的血糖,會隨著血液循環到處竄,因為高血糖的高滲透壓,對血管內皮產生發炎及破壞,尤其是血流豐富的腎臟,更是特別嚴重。

剛開始是腎臟變肥大,腎絲球基底膜增厚、內皮小洞消失、腎絲球系膜變多,隨著時間演變,開始會出現腎絲球系膜溶解、腎絲球的小動脈玻璃樣變性、腎絲球的瀰漫性硬化、腎小管間質纖維化……一連串的變化,並且隨著高血糖的時間越久而傷害越多、越嚴重。糖尿病患者併發腎臟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0倍,大約30%的第一型糖尿病患及4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在發病 15 年內會發生糖尿病腎病變,如果加上確診前的時間,很多都會在知道有糖尿病後的6~7年就出現腎病變。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糖尿病腎病變,在古代中醫歸屬於「消渴」、「水氣」、「虛勞」、「關格」等範疇,如古籍《聖濟總錄》記載:「消渴病久,腎氣受傷,腎主水,腎氣虛衰,開闔不利,能為水腫。」將整個疾病過程、病機變化都做了闡述。另外,在古籍《外台秘要》述:「消渴……甚久病變或發癰疽或為水病。」則提到了糖尿病後期常出現的小血管病變,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及糖尿病腎病變。控制不良的血糖,在體內就是一種邪氣,進一步會產生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濁化熱生毒,這些瘀毒久了就會損傷絡脈,也就是小血管損傷。

糖尿病腎病變,病因和先天稟賦不足、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倦太過有關,病位在腎,涉及五臟六腑。病機是本虛標實,本虛是氣陰兩虛、脾腎氣虛、五臟氣血陰陽俱虛;標實是血瘀、痰濁、水濕、濁毒、濕熱等。其發展規律為燥熱傷陰耗氣,氣陰或氣虛,演變成氣陰兩虛,再進入陰損及陽、陰陽兩虛,而瘀血、水濕、痰濁等標證貫穿糖尿病腎病整個發展過程,治療上以此為基準,臨床上再搭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偏失,加以不同調理,可以達到慢慢改善腎病變的效果。

中醫調理減輕腎臟工作負擔,慢慢修復受損的地方
中醫西醫各有不同,除了常見的西醫治療外,中醫調理一方面減輕腎臟工作負擔,另一方面慢慢修復受損的地方,改善腎臟的功能。中醫對於不同階段的糖尿病腎病變,有不同的治療方針,再加上每個人體質的不同,加以不同調理,通常都可以看到腎臟功能的進步,如果可以配合飲食、運動、生活作息的調整,都可以有不錯的效果。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