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大溪復興民生需求 桃議員提出韭菜文化館、豆渣再利用案

台灣好新聞/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1.04.29 15:48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新聞圖片

桃園市議員李柏坊於29日在桃園市議會第二屆第五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中,針對大溪及復興地區觀光與民生需求向市政府提出以下相關議案:包括韭菜文化館、豆渣再利用、新農業經濟藍海計畫、推動光合菌應用、大溪第二景觀電梯、及大溪歷史新街區專法推動。


李柏坊指出,大溪中庄地區韭菜栽種面積,是北台灣規模最龐大的韭菜專業區,區域內設有韭菜集貨場,供給北台灣市場需求,周邊整體旅遊環境優質,古蹟與觀光景點多,且中庄韭菜園區位於大鶯自行車道旁,未來加上跨橋連接中庄農業區及山豬湖各景點後,將提升旅遊品質及提高旅遊到訪人數,將來設置韭菜產業文化館後,可以搭配辦理相關活動同時展示地方產業特色,將有利於農產業行銷,提高農民收益,故設置韭菜產業文化館有其迫切性與必要性。


新聞圖片

李柏坊質詢針對大溪復興民生需求 提出韭菜文化館、豆渣再利用案


李柏坊說,桃園豆製品業者每日豆渣產生量為600噸,為了有效去化豆渣餘料,新竹食品工業研究所與養豬及豆腐業者三方共同努力下,運用益生菌讓豆渣發酵後摻配廚餘使用,豬隻成長更快速,肉品品質提升,有效解決豆渣去化問題,降低養豬業者飼料成本,讓消費者食用到更健康安全的肉品,希望農業局儘速研議協助養豬業者推廣豆渣運用,照顧豬農及消費者權益。


新聞圖片

李柏坊質詢針對大溪復興民生需求 提出韭菜文化館、豆渣再利用案


李柏坊表示,新的農業發展模式必須重新檢討及思考,如何擬訂新的農業政策,是政府必須重視的問題,在青農、專業農民不易取得土地且土地細分嚴重之下,再再都不利於農業發展,現今農業相關科技都已相當成熟,如由政府作為平台整合青農、專業農民、通路商、資金、技術、以及小地主大佃農的補助加碼之下,形成一個農漁牧養殖生產區塊鏈的循環經濟園區,將能提升農業產值,創造就業機會,進軍國際與行銷國內市場,重振新農業發展。


新聞圖片

李柏坊質詢針對大溪復興民生需求 提出韭菜文化館、豆渣再利用案


另外,李議員表示, 關心農業肥料及農藥的使用,農業生產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農藥,過去傳統的農業生產大量使用化學肥料,除了破壞土壤土質也對環境造成相當程度的衝擊,尤其在水質水源水量保護區,過度化學肥料是造成水質優氧化的元兇,因此如何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藉由生物菌的使用促進植物生長,運用生物菌特性導入農業生產,目前已有具體成效,食品工業研究所已運用光合菌在全國各種農業項目中,進行生產實驗後效果良好,除了降低肥料施用量外,更提升農產品品質,該光合菌使用在農業方面是環保署囑託新竹食品工業研究所做的實驗計畫,希望環保局與農業局共同研議在本市大溪復興水質水源水量保護區內的竹筍產銷班,水蜜桃產銷班,韭菜產銷班,蔬菜產銷班,進行專案研究,若成效良好應全面推廣。


新聞圖片

李柏坊質詢針對大溪復興民生需求 提出韭菜文化館、豆渣再利用案


李柏坊議員表示,大溪景觀電梯運作多年,為因應未來更多旅客到訪,僅一支電梯已無法滿足旅客承載量,若損壞進行維修工程時,完全無法使用,嚴重影響政府形象,造成不友善的旅遊環境,因此建構第二座景觀電梯有其迫切性與必要性。


新聞圖片

李柏坊質詢針對大溪復興民生需求 提出韭菜文化館、豆渣再利用案


針對桃園市老街包含大溪老街,三層老街,龍潭三坑老街,楊梅富岡老街,桃園舊城區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李柏坊表示,為保存老街古樸歷史特色,不破壞老街紋理,突顯古都文化,以符合老街發展,找回老街新生命,桃園各區老街也應該仿效台南市制定「桃園市歷史新街區振興自治條例」,訂定自治條例之後,作為老宅修復的依據,重新賦予老宅新生命。


新聞圖片

李柏坊質詢針對大溪復興民生需求 提出韭菜文化館、豆渣再利用案

熱門關鍵字:

桃園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