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從北到南綻放的建築新星

欣傳媒/ 2021.03.22 00:03

新聞圖片日本建築師坂茂設計的台南美術館二館,2019年正式開館;圖片提供/欣傳媒

 

隨著網路科技的發達,促成了人們拍照打卡的習慣,無論是吃美食或參加活動都不忘手機先食,當旅行造訪視覺驚艷的場景時,更是拍照的好時機,若不上傳幾張美照,似乎枉費此行一般。尤其擁有豐富視覺效果的建築空間,更是打卡點的新寵兒,過去也許需要透過報章雜誌或是親臨現場欣賞他們的美,但現今人手一機,加速了資訊的擴張,不用幾秒鐘就可以透過網路傳播文字、照片或影片向世界分享所見與感想,因此吸引更多的遊人前往。

 

新聞圖片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操刀的台中國家歌劇院,2016年開幕啟用;圖片提供/邱佩儀

 

台灣各地逐漸蓋起著名的公共建築,許多是由國際知名建築師所設計的建築,比如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操刀的台中國家歌劇院、日本建築師坂茂設計的台南美術館二館以及荷蘭建築團隊Mecanoo設計的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其中不少為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建築師所設計,讓不少國內外遊客趨之前往,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公共建築則有OMA建築團隊設計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與SANAA建築設計的台中綠美圖,也即將在近幾年登場。

 

新聞圖片荷蘭建築團隊Mecanoo設計的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18年開幕啟用;圖片提供/欣傳媒

 

然而國內建築師所設計的作品也不惶多讓,從北到南都呈現遍地開花的熱鬧盛況,舉凡黃聲遠帶領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黃明威建築師與王銘顯建築師設計規劃的嘉義美術館、邱文傑建築師改造新竹動物園、廖偉立建築師的左鎮化石館以及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改造設計的屏東總圖,以及今年初才剛開幕的殺蛇溪畔的屏東縣民公園,不僅展現了建築界的設計能量,更逐漸受到國人喜愛,成為遊玩參訪的新選擇。

 

新聞圖片邱文傑建築師設計改造的新竹動物園,2019年重新開園;圖片提供/王彤

 

新聞圖片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改造設計的屏東總圖,2020年重新開幕;圖片提供/林芳怡

 

近年來熱門的建築景點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從向山遊客中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到河樂廣場等,一個個吸引著人們朝聖,無論是建築愛好者、網紅或是一般民眾都想一窺其風貌,更不忘打卡或攝影留下紀錄。這些建築吸引人群的特點,除了震撼的視覺外觀與明星建築師的光環加持,更重要的是它設計背後的文化意涵。

 

新聞圖片向山遊客中心由日本建築師團紀彥設計,2011年正式啟用;圖片提供/欣傳媒

 

新聞圖片河樂廣場由荷蘭MVRDV建築團隊、台灣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李麗如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規劃,2020年正式開放;圖片提供/蘇琨峰

 

建築有時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地位,或成為某個區域的地標,但在現今快速旅遊的節奏下,除吸引遊客觀光正興各地經濟外,若只是一再依賴不具備地方獨特又重複性很高的「硬體設施」,也許短暫引來了人流,但等風潮退燒無法持續為當地服務或永續經營,則會淪為人煙稀少的蚊子館,曾經全台一窩蜂興建天空步道現象,另類的建築熱門打卡點-高跟鞋教堂,除了拍照外無法為此區域留住民眾的腳步,都是很好的借鏡。

 

新聞圖片天空步道;圖片提供/欣傳媒

 

新聞圖片高跟鞋教堂;圖片提供/欣傳媒

 

建築在成為熱門打卡點的同時,應該連結歷史脈絡和地方生活,考量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並融合周遭景觀,當熱度過了之後,擁有文化厚度、生活意涵的建築才能將人群留下,喚起人們再次前往或甚至像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帶起一座城市的再生。我們需要的不是譁眾取寵的一次性景點,而是符合當地人使用並值得外地人反覆品味的建築。

 

 

【延伸閱讀】
欣旅誌No.19「打開台北 誰來解鎖」
>欣旅誌創刊號 原鄉 原生 東海岸藝術節

==========
文  字/王彤
圖  片/欣傳媒、林芳怡、蘇琨峰、王彤
校       閱/蘇琨峰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