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小凌】客委會和紙風車劇團今天起一連兩個晚上在台北兩廳院廣場演出客家親子劇《雨馬》,昨晚彩排絢麗,總編導李永豐表示:「這時代的劇團是在跟手機、動漫、遊戲競爭,劇場未來勢必要打破既有的舞台,需要前瞻部署,不斷實驗,不能把握會不會成功,但要勇敢突破才能往前一步。」。於是在整個空間的構想特別運用三面舞台,把觀眾包圍起來,藉由一個創新的舞台空間,讓孩子在看戲時,能有別於在文化中心或劇場裡看戲的體驗。
客家親子劇《雨馬》昨晚彩排。紙風車劇團提供。
一年多的籌備非常艱辛,劇中的「雨馬」在設計時經過上百次退稿,前期動力測試時,馬腳被大火燒毀又重製,現場組裝又逢豪大雨;參與排練的演員大多不是客家人,都努力學習客家話,劇團也特別聘請客語指導謝小玲為演員上課,一字一句教授客語台詞;在春寒料峭的夜晚,演員頂著寒風一遍一遍彩排;燈光人員調燈到凌晨,技術人員配合劇情推動重達7噸的大雨馬。
《雨馬》一劇以童話故事演繹,雖然沒有有形的客家物件,卻可見紙風車堅持用劇場專業向客家致意,呈現另一種客家硬頸精神。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表示:「《雨馬》能夠順利演出,代表臺灣所有人共同的努力,防疫成功;所以《雨馬》演出是獻給臺灣,但更希望能把這樣的祝福傳遞給全世界孩子~遠離疫情,回到快樂生活。」。
客家親子劇《雨馬》昨晚彩排。紙風車劇團提供。
《雨馬》12和13日兩晚在兩廳院藝文廣場演出,由於防疫期間演出採實聯制,紙風車提醒線上報名完成的觀眾提早至現場報到,以免影響看戲權益。也邀請沒有報名成功的觀眾仍可至兩廳院藝文廣場場外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