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血紅素不足,容易造成貧血、疲倦,但是如果紅血球異常增生,同樣會有類似貧血的症狀,甚至還有隨時中風的風險。醫師指出,這種疾病被稱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需要接受干擾素治療才能恢復健康。
苗栗縣大千綜合醫院血液科主任黃明立指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主要是紅血球過量,部分病人會合併有血小板與白血球異常增多情形。通常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症狀發展較緩慢,有時好幾年都沒有明顯症狀,發病病人以老年人居多。
真性紅血球增多症不治療可能導致中風或出血
由於血液循環流動速度非常快,因此當紅血球過多,血液黏稠,嚴重的還會造成脾臟腫大、血栓,導致輸送到組織、器官的氧氣不足,若不接受治療,可能導致「中風或出血」,少部分病人還會惡化成急性白血病。
真性紅血球增多症的其他症狀,還包括了:
- 高血液黏稠症:頭痛、頭暈、臉潮紅,眩暈、耳鳴、視力模糊、心絞痛、間歇性跛行、肢端發紺、等。
- 輕度脾臟腫大約70%可見(乃過多的紅血球淤積),輕度肝臟腫大約40%可見。
- 皮膚搔癢(尤其洗熱水澡後,佔15~50%)、蕁痲疹(10%)、痛風(5~10%)、紅性肢痛症(erythromegaly)
- 血栓症:動靜脈均有可能,女性多於男性。有2/3病患危及生命:梗塞性腦中風、肺栓塞及少見位置的栓塞如腋下、肝門、脾或腸系膜靜脈等。有1/3則僅表現無併發症的深部靜脈栓塞。
- 出血(約10~20%):最常見為黏膜出血,其他如鼻出血、淤血及腸胃道出血。
傳統放血副作用大,已有長效干擾素供選擇
黃明立舉例,近日就有一名45歲陳姓女子,平常就容易出現疲累、頭暈、頭痛、體力不濟等症狀,即使吃補品也沒有改善,經過抽血檢查報告顯示,她的紅血素、紅血球高出正常值,進一步採取骨髓檢查,確診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
黃明立指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傳統治療方式,採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與定期放血來控制血球數,或是以細胞減量藥物來降低血球數,但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甚至可能因為重複放血引發其他併發症,如血小板過多症等。
目前的治療選擇,則已經有新型長效干擾素治療,2周進行1次皮下注射,針對基因突變的骨髓造血幹細胞作用,可降低異常幹細胞數量,從根源治療,順利有效控制疾病。黃明立表示,陳姓女子及時接受新型長效型干擾素治療後,順利恢復健康。
真性紅血球增多症初期症狀很輕微甚至沒有症狀,6成以上患者都是在出現疲倦、頭痛、頭暈、皮膚搔癢等症狀,甚至發生血栓疾病時才發現異常而確診,因此,黃明立指出,若能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經由抽血檢查確認血球狀況,有異常時再透過骨髓檢查與基因檢測,就能及早發現與治療。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