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107年癌症時鐘再快轉11秒!大腸癌連13年居冠,子宮體癌十大癌症入榜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2020.12.29 10:52

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根據國民健康署今(29)日最新出爐的107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發現,平均每4分31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且大腸癌更是連續13年名列十大癌症之冠,緊接著依序為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及子宮體癌。

根據107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

根據107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

台灣癌症時鐘再度快轉11秒!平均每4分鐘31秒新增1例癌症病例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106年增加4,447人。且平均每4分31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較106年度4分鐘42秒再快轉11秒!因現在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計仍將持續上升。

台灣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每4分鐘31秒新增1例癌症病例。(圖片/國健署提供)

台灣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每4分鐘31秒新增1例癌症病例。(圖片/國健署提供)

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3年排第一,子宮體癌入「十大癌症」榜單

107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6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乳癌為56歲、子宮頸癌為58歲、口腔癌為57歲、食道癌為59歲、甲狀腺癌為50歲及子宮體癌為55歲,與106年相比較除其中乳癌、食道癌及皮膚癌老1歲,肺癌、攝護腺癌及子宮體癌早1歲,其餘與106年相同。

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3年排名第1。(圖片/國健署提供)

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3年排名第1。(圖片/國健署提供)

而在十大癌症排名部分,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3年排名第1,總計有1萬6,525人,較106年度16,408人新增117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

(1)大腸癌;

(2)肺癌;

(3)女性乳癌;

(4)肝癌;

(5)口腔癌(含口咽、下咽);

(6)攝護腺癌;

(7)甲狀腺癌;

(8)皮膚癌;

(9)胃癌;

(10)子宮體癌。

與106年相比較,除子宮體癌(10)和食道癌(11)順序互換外,其餘序位與106年相同。

十大癌症排序之男性肝癌和肺癌互換,膀胱癌下降2名 女性大腸癌和肺癌互換。(圖片/國健署提供)

十大癌症排序之男性肝癌和肺癌互換,膀胱癌下降2名 女性大腸癌和肺癌互換。(圖片/國健署提供)

十大癌症排序之男性肝癌和肺癌互換,膀胱癌下降2名 女性大腸癌和肺癌互換

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1,779人,107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1.3人,較106年增加5.6人,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 、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06年相較肺癌與肝癌序位互換,膀胱癌下降至第11位,106年位居10、11名之白血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均前移1個名次。

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4,352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84.7人,較106年增加3.7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06年相比較,肺癌和大腸癌順序互換,其餘序位與106年相同,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肝癌、子宮體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男性朋友注意!男性口腔癌、食道癌發生率為女性的10-15倍

比較男性及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性別比差異較大的癌症別,男性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與食道癌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0.8倍與14.8倍,研究指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嚼檳榔者罹患上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之風險增加5倍,若檳榔、菸、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之風險更高達10.5倍。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透過戒除檳榔、菸、酒,可降低發生口腔癌前病變與癌症風險,而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於早期發現口腔癌前病變,及時接受切片診斷與治療,可以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研究也發現定期篩檢可降低26%口腔癌死亡風險。

標準化發生率大腸癌下降最顯著 首見50-84歲的各年齡別發生率均下降

以年齡標準化發生率來看,107年每10萬人中有309.8人罹癌,較106年增加4.4人,下降最多的是大腸癌及肝癌,相較106年每10萬人減少1.1人及0.7人。大腸癌首見50-84歲的各年齡別發生率均下降,顯示政府自93年起推動大腸癌防治已逐漸產生效果,其中針對50至74歲民眾提供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早期治療,阻斷癌症發生。而攝護腺癌、肺癌標準化發生率相較106年每10萬人增加3人及1.8人,為發生率增加最多的二種癌症。

肺癌早期比率為10年前的2.1倍 醫師建議2族群應定期篩檢。(圖片/國健署提供)

肺癌早期比率為10年前的2.1倍 醫師建議2族群應定期篩檢。(圖片/國健署提供)

肺癌早期比率為10年前的2.1倍 醫師建議2族群應定期篩檢

107年早期癌(0期及1期)發現人數成長最多為肺癌,新增551人。資料分析顯示107年早期肺癌為4,524人,占該年肺癌31.1%,98年為1,384人,占該年肺癌14.7%,肺癌早期比率為10年前的2.1倍,推測可能因100年國際知名新英格蘭期刊發布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55-74歲重度吸菸者2年3次,較X光可降低肺癌死亡率約2成,及衛福部自103年起執行對吸菸以外危險因子之肺癌篩檢研究之推動,民眾自費檢查及參與LDCT相關研究計畫增加之故。

然而依據我國專業學會(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和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共同發表的台灣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共識宣言建議應篩檢族群:(1)年齡介於50~80歲重度吸菸者(抽菸史超過30包年,目前仍在抽菸或戒菸時間尚未超過15年的民眾)及(2)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

LDCT檢查可能衍生假警訊、過度診治、輻射暴露及心理壓力的風險,因此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應與醫師共同討論衡量利弊,再決定是否接受LDCT肺癌檢查。

防癌從篩檢做起!國民健康署呼籲:定期健檢為健康加分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呼籲為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或癌症,民眾應至醫療院所定期防癌檢查,因為癌症的發生可能是數十年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而造成,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3-5成癌症發生是可避免的,實證醫學證明,四項防癌檢查(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

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

1.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2.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之男性26%口腔癌死亡風險。

3.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

4.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篩檢結果為陽性,莫驚慌莫害怕,應儘速至醫療院所接受確診,有效發現異常,及早確診與治療,以提高存活率。在全球對抗新冠肺炎之際,呼籲民眾仍應定期健檢、確診與治療行動,遠離癌症威脅,也再次提醒民眾於醫療院所篩檢時必須配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8389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