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常常都會在明天開始之前就先計劃好隔天要做什麼事,比如:明天一定要 10 點起床、明天一定要把積欠的報告寫完…諸如此類的目標,但等到了隔天,真的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有許多人在安排計畫的時候,容易預設明天都不會有意外,所有的時間流程都會按照自己安排的計畫進行。但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這麼順利,我們會遇到許多的狀況,如果想要順利完成工作,就必須去克服,才能繼續下一個目標。如果有這種困擾的人,可以像本書作者一樣,連隨興的時間都提前安排。
圖片來源:Pexels
只要提前把計畫安排好就好了嗎?
那麼突發狀況呢?如果有計畫以外的事情突然發生,搞亂了你的行程表,會發生什麼事?計畫就這樣付諸流水了嗎?
不會的。我妻子和我就老愛這樣說笑。她會說:「你連隨興的時間都排好了,是吧?」我則笑回:「沒錯,排好了。」
排定隨興時間或許聽來有點自我矛盾,但其實並非如此,重點在於靈活變通,培養出「歡迎各種可能性又不懼怕可能性」的態度。差別在於一種是告訴自己:「我今天要體驗這些事情。」另一種是跟自己說:「我今天必須完成這一堆事情,不然就慘了。」
表面上看來,後者的說法好像沒什麼問題。一堆人一輩子堅守著死板的安排也過得不錯,只要沒別的東西擋路,這種做法確實很有用。強迫自己依循死板的安排,排定的事情就能依照你想要的順序做,工作也能完成。
然而,行事死板、堅守固定方法有個缺點,就是處理不了無從預料的情況,更沒有餘裕去應付突發狀況。若不懂靈活處事,可能會因此不得不把事情移來移去,或更慘,始終完成不了真正想做的事情,只能顧著「不得不做」的事。
要應付這種情況,可在行程表裡多加「緩衝時間」。這種做法可以創造空閒時間,讓自己擁有充分靈活度,去處理那些突然出現的新事項。只要有了額外空閒時間,不但能完成你已經排定的工作和事項,還能自由處理無法預測的突發狀況。
這要如何應用在日常情境?例如有朋友打電話來,想要聚一聚,而你當天的行程已經很忙了。此時你允許緩衝時間的存在,便表示你有能力創造出空閒時間,跟朋友相處—如果有某件事在你心目中很重要,那你理所當然就會排好時間去做。
處理緊急狀況前,先把所有事情寫下來!
圖片來源:Pexels
緊急狀況一定會發生,這無可避免,但只要日常生活中安排緩衝時間,就會有餘裕處理突發的不尋常事,不會覺得壓力很大,也不會因為做事死板,無法應付突發狀況而苛責自己。
不過,緊急狀況何時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緊急狀況」?為什麼狀況一開始就如此緊急了?緊急狀況之所以發生,往往是因為之前沒有處理,當時要是處理得當,相信你就不會有緊急的感覺了—其實,這正是「拖延症」的另一個說法。
有些人設法利用拖延症並從中獲益,在那些人眼裡,拖延症是一種激勵的手段。拖到最後一分鐘才把事情完成,這股壓力會成為動力;有了動力,便會把事情完成。他們把緊急感當成手段,促使自己採取行動。
可惜,這種做法往往行不通。一開始該處理好緊急狀況,因為把行動往後拖延,到了不得不處理時,又出現其他的緊急狀況,妨礙你處理,壓力從而產生。如果前述情況長期存在,那麼壓力會逐漸累積,有可能造成全面崩潰。
沒人想落到那種地步,不過還是有方法解決,現在有各種工具能讓你工作依序進行,我最喜歡的方法是把所有事都寫下來,這樣面前就有一份紙本事項清單。這種視覺上的提醒有助於安排活動。允許緩衝時間,讓所有事情都流暢進行。
這有好幾種方法—
你可以實際寫下來,而我的簡易辦法就是錄進手機裡。多數人都懂得錄音,也能把內心的想法錄製下來。手機可隨身攜帶,無論是開車、坐在桌前,還是躺在床上,哪裡都能錄音。錄下來的內容會很流暢,畢竟腦袋運作的速度快過於打字和寫字—要做到這點,就要創造餘裕。
重點是要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把想法錄製下來後就可以重播,然後寫下關鍵的辦法,或當下立刻處理。
圖片來源:Pexels
現在站在另一個角度看看吧!回到你的人生電影院故事,你是會像《信用卡公司溝通大鬥法》這種人人都想看的暢銷片呢?還是宛如《一定要讓偷錢的信用卡公司免除盜刷費用》那樣的大爛片?你寧願看哪一部電影?或製作出哪一部電影?
若你的人生劇本要變成暢銷片,必須創造餘裕來應付突發事件。要留有隨性的餘裕,當需要充電、休息,或要處理別的件事時,就會有餘力去做。
我通常會將這種思維模式看成是把甜菜根放到沙拉上,會發生什麼事呢?甜菜根的鮮紅汁液會滲入沙拉。同樣地,創造餘裕一事也會逐漸滲透你在人生中扮演的所有角色。
我有個說法要跟你分享,這不但對你有所助益也會讓人沉迷其中:「這是一種選擇—我可以選擇這件事代表的意義,我選擇讓這個經驗變有趣、吸引人、開心又使自己充滿熱忱,也創造了充分的餘裕去做。」
自我練習
1. 試試在行程表中安排「緩衝時間」,讓自己更有餘力處理突發事件。
2. 把所有解決突發狀況的方法記錄下來,你就能找到最有效的那個。
*本文作者為 查德.庫柏,原文授權自《這輩子,只能平庸過日子?》,方言文化出版。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