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規律是很多女生都遇到過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睡眠不足等原因都會引起月經不調。一般情況下,通過積極地調理可以得到改善,所以沒有受到大家的重視。但是《BMJ》的最新文獻不得不讓人們重新重視起月經。
2020年9月30日,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Jorge E Chavarro團隊在《英國醫學期刊》上發表一篇研究了月經週期的規律性與過早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就結論來看,月經不規律的女性,BMI、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都較高。
BMI、高血壓以及高血脂都與月經週期有關
為了評估「月經週期不規律」是否與全因或特定原因的過早死亡(年齡<70歲)有關,團隊招募了79505名無心血管疾病、癌症或糖尿病病史的絕經前女性,她們報告了14-17歲、18-22歲和29-46歲的正常月經週期和長度。
結果表明,與月經週期非常規律的女性相比,那些報告月經週期不規律或沒有月經週期的女性BMI更高(28.2%比25.0%),更容易患高血壓(13.2%比6.2%)、高血脂(23.9%比14.9%)以及較高的糖尿病家族史患病率(19.4%比15.8%)。
月經不規律更容易有早死風險
隨後在24年的隨訪中,共有1975例過早死亡,包括894例癌症和172例心血管疾病。總之,月經週期不規律的女性,與相同年齡範圍內週期規律的女性相比,隨訪期間的死亡率更高。
從具體數據來看,與同年齡段月經週期非常規律的女性相比,在14至17歲、18歲和22歲、29歲和46歲之間,報告總是有月經週期不規則或沒有月經週期的婦女,在隨訪期間,早死的危險比分別為1.18、1.37和1.39。
因此,在這項大型前瞻性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青月經週期不規律和較長與過早死亡(年齡<70歲)的高風險有關。
哪些問題會造成月經不規律?可從4角度了解
月經不規律,可能是什麼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研究醫師黃千竹撰文,可從4個方向找答案。
1.下視丘機能障礙:許多因素都會造成下視丘機能的障礙,包括壓力、減重、營養不良或藥物,而這些因素大多可以透過生活型態與作息調整來改善,從而恢復正常的月經。
2.腦下垂體疾病:最常見的是腦下垂體腺瘤,合併分泌泌乳激素者,會造成無月經的狀況。其病灶大多可以透過影像檢查獲得確診,同時也必須排除因為藥物所引發的高泌乳激素血症。
3.卵巢功能:在卵巢疾病中,造成月經異常最常見的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相關症狀包含月經不規律或是無月經、月經量過多、多毛症、粉刺、不孕症、黑色棘皮症、青春痘等等。
患者由於雄性素過高,易導致慢性不排卵,因而使得月經異常。此病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但是透過飲食控制、減重、生活型態調整,再輔以荷爾蒙補充,症狀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另一種狀況則是早發性卵巢衰竭, 也就是女性於40歲之前,卵巢便已萎縮退化,進而停經。
4.子宮問題:我們以為的月經失調其實往往是子宮不正常出血造成的,子宮的不正常出血會因年齡而有不同的鑑別診斷。正值生育年齡的婦女除了要考慮內分泌問題,也需要先排除其他原因,例如懷孕初期的出血,包括自然流產、子宮外孕等,都是有可能的。
整體而言,單純的月經失調,通常可以透過服用藥物而獲得明顯改善,假使用藥之後仍無法產生效果,便需要考慮相關的手術檢查,或是其他子宮手術治療,讓月經失調不再影響生活。
參考資料:Menstrual cycle regularity and length across the reproductive lifespan and risk of premature mortality: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