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憂鬱症、躁鬱症、失智症、中風等腦部受損或是大腦內分泌出現失調狀況的患者來說,如果能直接改變大腦的神經傳導結構,就可以直接緩解這些疾病帶來的症狀。
不過要刺激大腦的腦細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腦部跟其他器官的接觸,會有「血腦屏障」來阻擋,讓藥物不容易透過血液流往腦部,所以通常藥物的效果都是有限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腦殼來刺激大腦的細胞、神經活化,減少憂鬱、躁鬱的症狀,同時也能讓失智、中風等受損休眠的神經重新甦醒。
但要刺激大腦的腦細胞,必須用「電流」的概念,因為大腦神經之間的傳導,也類似電流的傳導,但如果直接用電流刺激大腦,風險高、也容易有後遺症的問題。
電痙攣、經顱磁刺激有什麼不一樣?
電痙攣(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電痙攣在1938 年,由義大利籍精神科醫師 Cerletti 及 Bini 所研發。治療方法是在頭上貼幾片電流貼片,或是用儀器固定住頭部,透過微小電流,誘發腦部產生「痙攣」反應,類似刺激癲癇大發作的概念,進而讓原本因為病情而休眠或是不活動的細胞、神經重新再活動。
不過國泰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蘇渝評說,因為這些電流畢竟還是屬於「侵入性治療」,而且沒辦法很完整的控制需要的電流量,電流量通常需要比較大才會有效果,所以疼痛感也比較強、副作用比較多,也沒辦法精準控制刺激到的部位;所以有些人在做完電痙攣治療後,可能會有一些後遺症的產生,像是「失憶」的狀況,不過大部分人在一段時間(幾天、幾個月)之後會慢慢恢復。
但相比起來,因為電流侵入性高,所以患者在進行治療的時候必須要「麻醉」,麻醉就會有過敏、引發休克的問題;而過強電流引發的癲癇發作,也可能造成呼吸心跳停止的休克,同樣也是一個損傷,或是引發肌肉酸痛、頭痛、噁心等後遺症。
- 適應症:
- 重度憂鬱症
- 躁鬱症之躁症發作
- 思覺失調症
- 僵直狀態、神經疾患(如帕金森氏症患者)
- 其他醫師臨床判斷有必要施行電痙攣治療之精神疾病
- 禁忌(不建議使用,或是由醫師評估)
- 裝有心律調整器
- 有中樞神經系統大損傷,腦內壓增加的徵兆(如腦瘤患者)
- 腦中線偏移、不對稱
- 視網膜剝離者
- 懷孕
- 未成年
經顱磁刺激治療(Transcranial magnetic, TMS)
而經顱磁刺激治療是藉由「電痙攣」的概念而來的,因為「磁場」也會產生電流,所以經顱磁刺激治療,是把使用的電流改成「磁場」,影響腦細胞、觸發電流傳遞,蘇渝評說,其實最終的目標都是要讓腦細胞重新產生電流而活化,但磁場刺激的影響比較小,也不需要麻醉,「患者可以完全清醒的做治療,除了頭不能亂動之外,還可以跟旁邊的人講話,是在一個比較安全而放鬆的狀態。」
不過因為經顱磁刺激的作用比較溫和,所以不像電痙攣只需要誘發癲癇 30~60 秒左右,經顱磁刺激需要作用 40 分鐘,但因為是在清醒狀態下進行治療,所以安全性比較高。
而不管是電痙攣還是經顱磁刺激,都需要幾週左右的治療時間,電痙攣侵入性比較高,建議 3~4 週、一週建議 2~3 次即可,大約做 6~12 次的刺激;經顱磁刺激則建議做 4~6 週,每週 5 次,約做 20 次左右。
雖然各國研究顯示,經顱磁刺激可以用在很多面向,像是憂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恐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偏頭痛、慢性疼痛、睡眠障礙、耳鳴患者,甚至腦中風後出現運動、吞嚥、語言及認知後遺症,或是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元退化性疾病,都可以嘗試這項療法;但台灣在 2018 年只核准用在「難治型憂鬱症患者」上,並且要自費治療,是一個大缺點。
- 適應症:
- 難治型憂鬱症患者
- 禁忌(不建議使用,或是由醫師評估)
- 癲癇病史、酒精成癮,貨其他易誘發癲癇狀態的藥物或疾病。
- 腦部曾有創傷
- 身體有金屬植入物(如電子耳、心律節律器)
不過蘇渝評說,現在他手上有一些患者已經有做過經顱磁刺激的經驗,有些人單純做經顱磁刺激,也有人繼續配合藥物治療,明顯感覺自己變得比較有精神,失眠的藥物可以減少;也有些人思考速度恢復。如果情況許可,也可以嘗試看看「經顱磁刺激」治療。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