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小凌】曼谷雙年展發起者之一的利安・摩根(Liam Morgan),與藝術計畫lololol的兩位創辦人林亭君、張欣,受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委託製作,帶來全新作品《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回應疫情帶來的影響,探究移動與距離,及人與環境的關係,結合實驗影像、聲響、光影裝置,以沉浸式表演的實驗劇場,帶領觀眾走上心理、地理與物理環境下的各種移動,日前在臺北試演場、迪化汙水處理廠完成3場演出。
《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劇照。曾中信攝影。
《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的創作靈感來自當下人類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狀態,林亭君表示,居家隔離成為防疫的一種方式,在閉門不能出去的日子,造成我們生活在一個「內外」之間緊張的時刻,隔離也就像我們與周遭環境、大自然的斷裂,以此為起點,重新思考我們與生活環境及自然界之間的互動與關係。
張欣表示,作品名稱源自先前一個創作,遇過一個會議室,名稱就叫「日月潭」,每次經過,心中會出現特別的感覺,明明在一個水泥建築內,就會想到自然環境,似乎自然成為一個美麗的意象,某種程度也表示人和大自然的關係已經成為一個隱喻或象徵。我們生活在一個都市叢林裡,「叢林」兩個字是自然,卻是把自己關在一個充滿水泥的人造物裡頭。
《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的演出地點是在迪化汙水處理廠,延伸至附近的公園與臺北試演場,演出的結構呼應汙水處理的過程,包含四個階段,從沉澱混凝、通氣交換、呼喚滲透到超濾。在第一階段的沉澱,觀眾進入處理廠的地下室,包括沉澱池及曝氣池空間,步行在充滿惡氣味的通道,會聽到現場汙水處理的聲音,同時會看到許多綠色植物的壁畫造景。過程中,是行動上的移動,也是心理上的移動,走入心理深處。
第二階段會從地下層走上地面公園,觀眾能重新感受到風,呼吸新鮮空氣,穿越人工公園。第三階段進入水泥建築的臺北試演場,到達小排練室後會看到一個影像作品,此階段身體不動,但視覺和心理會跟著影片移動。影片的畫面是一個紅衣女子步行在一個叢林,會聽到不同植物的聲音,如榕樹、姑婆芋等。影片中段,女子挖掘了一株姑婆芋,找了一個水缸,準備開始洗滌,然後演員會引導觀眾進入大排練場。整個空間包含許多大型植栽及籃紅光線的燈光裝置,空間的中心由張欣現地呈現各種聲響音樂,如泥土的聲音、撥動水的聲音等,呼應影片中的女子。最後一個階段,影片中的女子抱著姑婆芋,離開城市邊緣的叢林,到達景觀平台,象徵人對自然的需求。
三位主創都關注並進行與自然相關的創作,林亭君熱衷研究太極哲學、人類認知程序和科技的進程,張欣關注植物的聲音,而《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此作品借鏡於林亭君和張欣在lololol團隊近期持續進行的活動《實景遊園》,邀請民眾和團隊一起參與走動在城市生態性循環的過程中,從視角、感官上感受環境。利安・摩根是加拿大籍的視覺藝術家、電影攝影師,以光為主要媒介,擔任影片的導演及控制植物生長的光線的燈光裝置設計。
作品透過汙水處理廠的功能與空間,以實驗劇場與移動的方式,帶領觀眾重新發現人與自然的關係。利安・摩根表示,汙水處理廠是汙水聚集處,是一個城市中汙穢、邊緣而常被遺忘的地方,但卻是支撐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也具有公共衛生的重要功能。張欣表示,希望透過作品,思考文明的發展中,在疫情災難的影響下,人要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人需要什麼去支撐自己的生活,特別是生活在都市的水泥盒裡人們,如何透過不同方式與自然維繫某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