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BELLAGRAPH NOVA集團談疫情後的新互聯網時代

美通社/[email protected] 2020.07.20 19:10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新近完成合併的Bellagraph Nova集團受到了主流媒體的關注並召開記者發佈會,以下是對幾點會上提問的總結。

巴黎2020年7月20日 /美通社/ -- BELLAGRAPH NOVA集團董事長Evangeline Shen,集團聯合創始人Nelson Loh,集團聯合創始人Terence Loh 一致表示:歷史上所有的瘟疫都曾經大規模地改變了社會形態、宗教形態、人們的價值觀念、乃至整個世界的交流方式。在14世紀40年代,黑死病從歐洲開始大規模流行,一直持續至1771年,造成全球約7500萬人死亡,這一疾病首先直接造成了社會政治形態的變化,導致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如薄伽丘在《十日談》中描述的那樣,這一疾病導致了社會結構和宗教形態的巨大變化,使得原本處於統治地位的天主教出現了直接分化,並引發了後來歐洲的多元宗教融合。此外,疾病流行還造成了歐洲財富大量減少,使得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萌芽,並最終催生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

左起 (Mr. Terence Loh, President Barack Obama, Ms. Evangeline Shen, Mr. Nelson Loh.)
左起 (Mr. Terence Loh, President Barack Obama, Ms. Evangeline Shen, Mr. Nelson Loh.)

 

 

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迅速蔓延至整個歐洲乃至全球。學者認為雖然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但是粗略估算,全球範圍內約有18億人先後感染。這次瘟疫流行雖然沒有造成社會結構直接變革,但它同樣造成深遠影響,首先這一流行疾病立即終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其次由於勞動力下降以及社會財富的下降,西班牙流感直接催生了女權運動,直接促成了美國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以及後期的其他大量平權運動。可以說,西班牙流感對於人類步入現代文明,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

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是否會超過西班牙流感,甚至是否超過黑死病?正如上文所述,許多影響發生於疾病流行後數年甚至數十年數百年,所以事實上,今天的我們仍然渺小而無法得知和預測全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冠狀病毒至少會使得人們的社交形態發生變化,線下社交大量向線上社交轉移,在未來的許多年中還會進一步轉移,使得社交媒體的作用顯著增加,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新互聯網變革。同時,歐美亞洲等各國均同時放鬆金融政策,這也必然帶來全球性的資產升值和投資機會。而地緣政治則會發生明顯收縮,從而導致各種全球性公司業務變得更加區域化。從更長遠來看,正如同黑死病和西班牙流感一樣,冠狀病毒也會促使科技進步和文明進步,也就是說,它同樣會催生平權運動,正如病毒流行期間在美國發生的Floyd黑人平權運動一樣,我們相信它也會催生女權、同性LGBT平權、人種和宗教等其他平權運動並推動社會進步。同樣的原因,它也會催生科技更新。

從各種流行疾病的後期反應中,我們不難總結出這樣的規律:首先每次流行疾病都會使得全球區域化,這也就是說,對於我們這樣的全球企業挑戰性加強,我們需要在各區域設立更多辦公室來幫助區域化業務。因此和Bellagraph (貝拉格夫)集團的合併是必然的,因為Bellagraph(貝拉格夫)集團在北美和歐洲、非洲的辦公室與Dorr集團合併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們在全球各地的運營效率,契合了地緣政治縮緊和全球公司區域化的主題。其次每次流行疾病都會帶來相應的平權運動和相應的技術革新,而歐洲是平權運動和技術革新的尖端,因此我們選擇將巴黎作為公司的總部。而此前我們就已經在瑞士設立了辦公室和聘請了歐洲CEO。這次將總部設立在巴黎是歷史的必然,是我們Bellagraph Nova集團前瞻性的開端。

這場疫情對公司原來的擴展計劃有怎樣的影響?造成什麼程度的時間或金錢上的損失?做了一些怎樣的彌補?

集團聯合創始人Nelson Loh:我們堅信,疫情如同其他不利情況一樣,只會對弱小的公司,經營存在問題的公司和不懂得靈活轉圜的公司造成影響。對於我們,疫情不是挑戰而是機遇,疫情發生之初,我們就立即意識到這將會帶來區域緊縮的政策,並且也立即意識到這會使得很多區域例如歐洲、美國等主要國家重回區域中心的地位,而這直接影響了我們的戰略。因此我們立即加速了和Bellagraph集團的合併,並且立即決定將新總部設置在巴黎(歐洲的中心)。這奠定了我們抓住機遇進行進一步擴張和在金融政策放鬆的情況下投資的基礎。

公司三位創始人在過去18個月,包括在疫情蔓延期間為公司的擴展計劃努力,是否可以詳細說明過程?在疫情期間時如何完成目標?

集團聯合創始人Terence Loh:過去18個月中,我們經歷了不同的全球經濟挑戰,不僅僅是疫情蔓延,在此前還有中美貿易戰,還有各國GDP的下跌/增長減緩。這些挑戰對一些格局不足,前瞻性不足的企業家和政治家來說,是史無前例的打擊,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這絕對不是史無前例的,1914年到1945年間,首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隨後是10年的經濟大蕭條,隨後立刻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樣的經濟環境和挑戰遠遠比現在顯著。但是就是在這樣的危機中,美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經濟持續增長至今。因此公司所有創始人一致共識,疫情不能被認為是危機,對於我們這樣有著良好的社交互聯網資源,科技為本,並且重視平權,以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為己任的公司來說,新互聯網變革和平權運動的時代正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和優勢所在。合併後的Bellagraph Nova集團任命了三位創始人中的唯一女性,Evangeline Shen作為公司董事長,任命了著名黑人博主,歐萊雅集團的網絡代言人Badara Ndiaye作為品牌策劃及產品代言人等,並任命了前LVMH集團高管Nereides de bourbon作為LGBT支持者代表擔任全球市場總監和投資者關係總監,我們以身作則,給所有性別、人種、宗教、性別取向均等的機會,這體現了我們作為全球性大企業,為其他企業樹立榜樣,並且以人類文明進步來作為自己的社會責任的使命感、大局觀和前瞻性。

左起 (Mr. Nelson Loh, Ms. Evangeline Shen, President Barack Obama, Mr. Terence Loh.)
左起 (Mr. Nelson Loh, Ms. Evangeline Shen, President Barack Obama, Mr. Terence Loh.)

要在目前這非常時期擴展業務並推出新項目,擁有雄厚資金在所難免,要繼續往前擴展業務,也得準備隨時大出血。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說法?請說明。

集團董事長Evangeline Shen:合併後的公司具有31個大型子公司,在100多個國家經營業務,有總計超過23000個員工。公司不僅具有雄厚資金,更在歐美有大量人才和經營資源。今天擴展業務所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更加是勇氣,和提前佈局的能力。公司此前在歐美非洲的佈局是非常完善的,這也正是我們合併的主要原因。並且我們已經通過此前各子公司的商業安排,吸引到了中東和美國的許多著名投資人的關注,例如通過Bellagraph珠寶業務,我們已經吸引了沙特國王、卡塔爾國王和太后的投資興趣,通過奧巴馬基金會對於我們社會責任感的高度認可,我們也成功地吸引了花旗銀行和摩根大通和其他很多著名基金的關注。這樣的資源與實力,在全球範圍內是屈指可數的,而我們還有特別強的社交媒體營銷能力,我們集團旗下北美子公司Bellagraph Media production製造的視頻每7天就能夠獲得2千萬次播放,達到了蘋果公司發佈新Iphone的視頻播放量級。這樣的能力在新互聯網時代是非常重要的並且能夠奠定我們的優勢地位。

接下來有哪些新計劃新項目

集團聯合創始人Nelson Loh

  1. 拓展非洲業務:應非洲20餘國總統的邀請,建立白化病醫院。繼塞內加爾的西非辦公室之後,Bellagraph Nova 集團將新設南非辦公室,在南非經營機器人、酒類和珠寶等。
  2. 拓展中東業務:在中東設立更多辦公室和醫美醫院以及珠寶銷售中心,與中東女性王室成員共同設立女企業家發展基金,幫助弱勢群體,與中東各國王室開展常規交流活動。
  3. 聘請新代言人:準備聘請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作為BN集團代言人
  4. BN集團作為78屆金像獎主要贊助商,三名創始人均獲得了2021年Vogue 100 (Vogue全球100名時尚代表)提名
  5. 委任了莫妮卡貝魯奇(Monica Bellucci)作為公司的董事,負責慈善和可持續發展,以及擔任珠寶和化妝品板塊的代言人等

關於 BELLAGRAPH NOVA 集團

可持續發展、多元化和道德標準共同組成了BN集團全體管理層、員工和所有相關人員的核心理念以及企業文化。公司的標誌是蝴蝶,象徵著持續的追求優越以及自我創新。

集團總部坐落於巴黎旺多姆廣場10號,共由31個子公司組成,在10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總計合併年收入超過120億美元,是全球成長最快的360度生活平台。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720/2861885-1-a?lang=2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720/2861885-1-b?lang=2
圖標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707/2850183-1logo?lang=2

熱門關鍵字:

FIN WRK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