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對襁褓中的孩子是否發育正常,總會有很多的擔憂和煩惱。她們有的是在乳幼兒健檢時,突然被告知孩子有發展遲緩問題,一時晴天霹靂;有的可能正好相反,因為擔心孩子有問題,找醫生諮詢,卻只得到「無法排除個體差異,暫且持續觀察即可」的曖昧答覆,反而使一顆心懸在半空中。
許多媽媽懷疑「我家孩子好像不太對」時,會先自己上網找答案,「疑心生暗鬼」的結果,卻生出更多憂慮;還有的選擇對自己信心喊話,一廂情願認定「我家的孩子一定不會有問題」。面對心愛的孩子,感覺卻像是背負在肩頭的千斤重擔。
發展障礙越來越受到關注
智力或運動發展遲緩的幼兒,可能在申請托兒所或幼兒園時遭到婉拒;而在小學入學時,可能被要求接受就學諮商,或是面臨不知該就讀普通班、資源班還是特教班的處境。事實上,日本中、小學的普通班上,仍然有 7 %左右是發展問題學生(根據 2011 年文科省調查)。以一個班級四十名學生換算,大約是每班有二至三人,不過真正人數還可能被低估了。
近來,經常可見以「發展障礙」為主題的電影、電視劇或媒體專題報導,相關常識的普及,讓愈來愈多人對發展障礙的具體症狀有所認識。關心發展障礙議題原本是好事一樁,卻意外增添不少家長的育兒煩惱,當孩子表現不如預期,父母就和發展障礙多做聯想。
有些發展障礙在幼兒期不容易察覺,隨著孩子年紀漸長,日益暴露對社會生活能力的發展偏頗,這才被診斷出是發展障礙。例如,自閉症譜系障礙(又稱泛自閉症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簡稱 ASD )的孩子有溝通困難的問題,表現出強烈偏好,但是他們往往在視覺信息處理等特定領域上,展現出非凡的才能。又比方說「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 )的孩子,總是躁動不安、丟三落四、缺乏忍耐力,但是許多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像是愛迪生、達文西等,也都是直覺力敏銳的 ADHD 患者。罹患「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簡稱 LD )的孩子,儘管智力正常,還不乏學習認真的拚命三郎,可是對於聽、說、讀、寫、算的某項特定科目就是極端的無能。然而,正如同第一章提到的那位哈佛大學醫學系教授,只要能得到周圍的協助,加上自己的努力,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幾乎都能夠克服學習上的障礙。
懷疑孩子是否有發展障礙的父母,建議你勇於面對,從孩子的幼兒期開始,簡單記錄令你感覺異常的表現。例如,一離開大人的懷抱便哭鬧不停、怎麼哄騙也不肯睡、不會爬行、不會用手指去指物、叫他也沒反應,又或者很晚才會開口說話,說來說去都是一樣的字彙,沒有學習新字的能力;或者,才剛剛學走路就一刻也定不下來、無法和其他小朋友玩、一不高興就哭得呼天搶地有如世界末日、猜拳輸了就立刻跺腳大鬧。
姑且不論已經在幼兒健診時,就被確診是發展障礙的孩子,那些處在尚未確診的灰色地帶的孩子,往往一天到晚挨大人的罵,小小年紀就被罵到完全喪失自信心。
把握「九分讚美,一分斥責」比例
身為這些孩子的父母,該如何陪伴他們才好呢?親子一同在嘗試錯誤中學習,也未免太辛苦,若是不能理解孩子的特質,一不小心就可能淪於虐童。對待發展障礙的孩子必須有體貼的作法,以及有耐心的教養方式,將這些辦法運用在普通孩子的教育,也一樣大有助益。以下僅略述我的建議。
當狀況涉及到可能引發意外事故、重大傷害,或是在公共場所等地方打擾到其他人時,一定要糾正孩子的行為。重點是這時候務必當場制止,並且用簡短的話語明確指正孩子。
如果事隔五分鐘後,才斥責孩子「你剛才那是什麼態度!」,他一定滿頭霧水。更別說跟他們翻舊帳,把昨天或是上個星期的事拿出來檢討,孩子只會感到莫名奇妙。如果是自閉症的孩子,說不定對你的勃然大怒完全沒反應,讓你碰一鼻子灰。當場糾正時,不必對孩子長篇說教或絮絮叨念,只要湊到他們耳邊,輕聲提示「不可以在月台上追逐」、「在這裡請保持安靜」即可。
父母如果成天訓斥孩子,久而久之會被當成耳邊風,所以父母要做的不是「斥責」,而是「教導」,這是教養孩子最基本的認知。為了在萬不得已之下斥責孩子那麼一次,我們必須先稱讚孩子九次。耐著性子時常讚美小孩,他們會樂意聽大人說話。要培養孩子同理他人感受的能力,洗耳恭聽的態度十分重要。
你或許擔心:老是說孩子好話,難道不會慣壞孩子,讓他們得意忘形嗎?放心,只要把握「九分讚美,一分斥責」的比例,就不會錯。「你說得輕鬆,我們家那個搗蛋鬼,如果能夠從他身上找出九個值得讚美的優點,我也不必這麼辛苦了。」爸媽不應該這麼說,找出自己孩子的可愛之處,不就是為人父母的工作嗎?再怎麼折騰人的磨人精,也必定有他獨特的長處。
比方說,孩子雖然不會畫畫,在配色上卻有獨到的眼光;雖然老是記不住生字,但寫字筆畫工整……諸如此類,再小的事情都值得稱揚。就連眼珠子黑白分明、睡臉可愛、對人殷勤打招呼、拿筷子的方法很標準、把晾乾的衣服疊得整齊漂亮,都可以是讚美的事情。大人自己不也最愛聽人說好話,哪怕是內向木訥、不善溝通的孩子,大人只要經常讚賞他,久而久之,他也會「說好話」,並與人建立良好關係。
爸媽懂得稱讚孩子,孩子會愈來愈有自信,同時孩子的個性也會被導向健康良善的發展方向。
※ 內容授權自《兒科權威傳授的最高教養法》,作者為高橋孝雄,時報文化出版。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