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假 國慶晚會 張友驊

面臨新冠肺炎疫情 資誠對金融業提出風險管理策略

中央社/ 2020.03.04 14:1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00304 14:15:33)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球持續升溫,各國旅遊警示提升,台灣首當其衝的產業是旅遊、運輸、餐飲與實體零售業,其次則是電子與工具機等製造業。供應鏈停工所造成的缺料問題,短期尚能靠安全庫存以及生產基地轉移因應,若疫情短時間無法控制,無可避免地將連帶影響第二、三季的營運表現,特別是經營體質不佳、營運資金不夠充沛的企業將面臨違約風險,應收帳款無法回收與信用違約事件亦會對資本市場造成影響,假使狀況擴大或期間延長,則可能進一步造成金融業的流動性風險。

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金融產業服務副總經理陳念平建議,面對金融產業為了業務發展目標而可能觸及的風險變化,應審慎評估曝險狀況及調整風險容忍(risk tolerance)管理策略,以因應可能造成的影響並採取以下行動。

一、監控授信與投資部位品質變化

陳念平表示,整體而言,疫情的擴散對產業的衝擊將影響金融業授信風險,金融機構面臨潛在的信用風險,應觀察資產品質惡化、授信業務衰退與壞帳金額提高所引發之連鎖效應。因此授信管理方面,針對疫情較嚴重的區域及主要曝險狀況,皆應持續關注產業變化及清查曝險部位,建議程序如下:

1.業務單位依照產業別及地區別清查曝險名單與金額

2.重大曝險額或占公司淨值比1%以上對象列入觀察名單,由業務單位列為追蹤事項

3.監控表外部位動用變化

4.將相關曝險對象與部位呈報業務管理與授信投資單位,進行彙整後呈報高階主管與相關委員會

5.評估並調整新冠肺炎授信投資管理政策。如:受疫情影響產業的紓困策略、申請短期週轉金的核貸方案等

我國金融業對中國大陸曝險對象主要以台資企業為主,而台資企業因應中美貿易戰皆已逐步重新佈署,金融業亦同時調整其對大陸授信政策與比重。金管會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底我國銀行業者對中國授信大減1,124億元,整體對中國曝險占淨值比重也降至46%。此外,陳念平認為壽險業的信用結構對資本市場的變動較為敏感,使保險業將較易受潛在資本市場大幅震盪的影響,應審慎觀察整體市場風險的變化。

二、掌控資金與流動性風險缺口:

近年來全球金融業對風險意識抬頭,台灣各家金融機構在主管機關要求下逐年充實資本,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短期流動性風險衝擊,多數金融機構應已具備健全風險評估程序,藉此確認、衡量、追蹤及控制流動性風險。應包括評估架構,並得以在適當期間內廣泛評估資產、負債及表外項目之管理與建立預警指標,程序列示如下:

1.健全程序藉以確認、衡量、追蹤及控制流動性風險

2.積極管理流動性風險之曝險、融資需求及考量限制

3.融資策略,提供融資來源及時程之有效多樣化

4.積極管理其承諾、保證與擔保品部位

5.妥善運用前瞻性壓力測試,調整流動性風險管理策略、政策及部位

6.檢視緊急應變融資計畫

同時因應緊急狀況下之流動性短缺,持續保有不受法律上、法規上或操作限制之高品質流動資產作為緩衝,以利妥善運用該等緩衝資產以取得融資。

三、執行壓力測試情境模擬測試:

為因應疫情變化,應提升對於交易對手機構、產業與不同幣別追蹤及控制,以及相關流動性風險的曝險及融資需求,此外還須衡量未來從所有來源快速取得資金的能力,密切追蹤關鍵因素,藉以確認對籌資能力的預估仍然有效。

金融機構應執行壓力測試,評估管理是否足以因應風險變化、信用損失、及在總經變化等的情況下所造成的流動性缺口,其程序如下:

1.檢視壓力情境設定標準(敏感度或情境測試)

2.評估情境合理性(損失導向、事件導向或反向壓力測試)

3.執行壓力情境測試與擬定策略

陳念平表示,金融機構可就多種短期性及長期性相關個別或組合壓力情境,評估前瞻性壓力測試,藉以確認潛在壓力緊張情勢的來源與當前曝險,並評估目前的緊急應變計畫策略是否有效。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副營運長李潤之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確定性持續發酵,金融業正面臨著由日常業務運作所帶來的難題。在現行制度下,我國金融業在資訊系統層面已有異地備援機制與緊急應變措施,但主要業務之執行,仍需到企業或指定場所才能完成。例如,總管理部處多為涉及交易或集中作業部門,或於中國設立之分子行,若出現疑似感染案例,將影響業務,導致營運作業風險。

李潤之建議,金融業除了分散辦公之外,也可藉此機會擬定未來執行條件、組織內部支援應變機制,與數位轉型規劃,例如:離線作業、雲端服務、遠距(在家)辦公、視訊與電話會議等機制,藉此機會提升競爭力。

訊息來源: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