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表皮肉垂 西螺跨年 應曉薇

閩南文化暨閩臺科舉學術研討會 泉州圓滿閉幕

大成報/于郁金 2019.12.13 00:48
新聞圖片【勁報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繼60位學者、120位學員在12月6日在國立金門大學盛大舉辦「201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金門場」之後,12月8日另有兩峽兩岸50位學者於泉州隆重舉行「泉州場」,金門縣文化局許正芳局長親自出席致詞。
  
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金門縣文化局主辦,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臺南府城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協辦「2019閩南文化暨閩臺科舉學術研討會」,近日假泉州金星大酒店三樓蘭苑廳召開,開幕式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陳健鷹副館長主持,金門縣文化局許正芳局長、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陳益源院長應邀致詞。
  
許正芳局長致詞表示,金門與泉州一水之隔,同屬閩南文化圈,過去金門曾屬泉州府同安縣,金門科舉與泉州關係密切;2016年金門縣文化局曾在金門召開「科舉制度在金門」學術研討會,去年也曾與福建師範大學在福州合辦「2018金門學暨閩臺科舉學術研討會」,今年又以「閩南文化暨閩臺科舉」為主題,移師泉州,與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合辦「2019閩南文化暨閩臺科舉學術研討會」,他特別代表金門縣文化局感謝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鼎力支持,以及主題演講人汪毅夫和各場次主持人王秋桂、郭培貴、劉海峰教授等在場50幾位著名學者鼎力支持,並致贈所有與會代表每人1部李木隆著《五省經略―蔡復一》(金門縣文化局出版《金門進士叢書》第1冊)。

這次泉州會議的主題演講人汪毅夫,他是清代臺灣最後一位進士汪春源曾孫,現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他主講的題目《科舉制度與閩南鄉土社會》;在他之後,大會又依序發表了以下11篇學術論文:李木隆《蔡復一與竟陵派鍾惺、譚元春交遊》(江柏煒講評)、陳篤彬《金門歷代進士考證》(謝必震講評)、羅元信《林祭酒拂衣帝里——關於「林釬罷官」的史實、人物與文學作品》(陳炳容講評)、劉海峰《從兩份-福建鄉試點名章程及分路點名單 對比看臺灣科舉的發展》(郭培貴講評)、陳成基《另類科舉「捐官」-以金門為例》(蔣敏全講評)、陳家煌《林豪手抄本-中科舉相關文章探析》(陳益源講評)、詹雅能《日天距地有高卑,橢積平方術亦奇―新竹舉人鄭家珍新學初探(陳進國講評)、陳炳容《金門宗祠科舉匾額名義初探》(劉海峰講評)、李國宏《光緒甲子科泉州士子的榮耀與惆悵》(吳金鵬講評)、粘良圖《一水之隔話金門》(王連茂講評)、劉國棋《金門文藝》及其創刊人陳長慶先生淺介》(唐蕙韻講評)。
  
閉幕前,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名譽館長王連茂主持「綜合座談」,與會者發言踴躍;最後,由「201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計畫主持人、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陳益源擔任總結人,他歸納「2019閩南文化暨閩臺科舉學術研討會」有兩個聚焦,一是聚焦於「科舉」,攸關閩南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一是聚焦於「金門」,大多數的論文都與金門有關,連綜合座談的發言內容也是,例如閩南師範大學王亦錚講師提到,他從各種福建民間航海針路簿上發現金門是古代航向臺灣和東南亞必經之地,地位十分重要,格外受到矚目。
  
12月5至9為期5天,先後在金門(6日)與泉州(8日)接力登場「201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和「2019閩南文化暨閩臺科舉學術研討會」,共計發表3篇主題演講、25篇論文、2場綜合座談。

許正芳局長肯定本屆研討會用心擘畫,內容精彩,而專程從新加坡返回金門老家並到泉州旁聽的著名詩人寒川(呂紀葆)則說:有幸參加今年「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不僅回到家鄉金門,也聆聴泉州及其他地方專家學者的精闢研究心得;研討會雖以「科舉制度」爲重點,但其他内容也有涉獵,讓我增長知識,受益不淺,期望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越辦越好,兩岸的民間文化交流繼續加强與加深!

熱門關鍵字:

大陸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