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大獎張貴興奪得

民生@報/ 2019.11.13 10:07

【文/陳小凌】「臺灣文學金典獎」首度「金典年度大獎」頒給張貴興《野豬渡河》,賴香吟、夏曼藍波安等7人的作品獲得「金典獎」,象徵新人榮譽的「蓓蕾獎」由洪明道、王天寬、曹馭博獲獎。臺文館同時鼓勵劇本及母語創作,得獎作品一併頒發。

 

贈奬典禮12日晚間於臺北萬豪酒店四季廳登場。今年金典獎有多項創新變革,不分文類徵獎帶動思考文學的邊界,另外新設3名新人獎鼓勵青年投入文學界。至於贈奬典禮也首度結合「出版與影視跨產業媒合會」舉辦,期望文學以「故事基地」的活力助益IP產業。

 

金典獎年度大獎張貴興奪得。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擔任贈獎人並致詞向得獎者們祝賀,以《幽夢影》提到的五個福氣「有工夫讀書、有學問著述、無是非到耳、有多聞直諒之友、有力量濟人」,感謝文學家的分享,將時間用在比自己生命更長久的事,用文學豐富大家的心靈,讓社會更好、更進步。

 

張貴興以《野豬渡河》榮獲「年度大獎」,他表示,起初很猶豫是否該獎項應頒給年輕人,但想到畢卡索老年時自稱「我就是新人」,提醒創作者必須不斷思考、突破和追求真相,因此一直也把自己當新人,而自稱是以新人姿態接受此獎。評審團也盛讚《野豬渡河》是作者費時17年而聚焦北婆羅洲3年8個月的故事,帶出雨林的詭譎、慾念和野性氛圍,全書有大量密碼,以野豬為巨大隱喻,在叢林戰役中有效結構出華夷想像。

 

國立臺灣文學館長蘇碩斌說明,文學環境不斷變動,臺文館與時俱進,在文化部的支持下,致力為文學界建立穩定的競賽舞臺。今年金典獎,以獎助出版市場的文學作品之「圖書類」獎項,徵獎對象不區分文類,期能吸引各種新人才投入文學、活絡臺灣文化內容的生態圈。而以鼓勵未出版新作的「創作類」徵文,則以戲劇文學和母語文學為獎助目標,不論是劇本,或是臺語、客語與原住民漢語新詩,都是原本文壇創作相對需要鼓勵的區域,因此入圍及得獎的作品,都是不同族群運用不同語言、嘗試各種形式的書寫成果,是臺灣文學多元圖像的豐富根基。

 

金典獎」、「蓓蕾獎」得主。文化部提供。

 

各獎項得主可獲贈獎座壹座,獎項、獎金為圖書類:「年度大獎」1名,獎金100萬元;「金典獎」7名、「蓓蕾獎」3名,獎金各15萬元。創作類:「劇本創作獎」1名,獎金30萬元;「臺語新詩創作獎」2名、「客語新詩創作獎」2名、「原住民漢語新詩創作獎」2名,獎金各10萬元。各得獎者感言與各評審委員對得獎作品之短評,均收錄於臺文館出版之《2019臺灣文學金典獎得奬作品集》。

 

為了讓文化藝術作品有機會進入產業界,文化部大力支持出版與影視跨產業,11月12日至11月14日在萬豪酒店舉辦的「2019出版與影視跨產業媒合會」,讓「以影像說故事的人」看見並找到「以文字說故事的人」。臺灣文學金典獎贈奬典禮移師臺北,正是為了讓這些今年最佳的文學書單,透過媒合會的推廣,創造各種可能。未來,將再成為文學外譯到國際書市、媒介到影視產業的先行隊伍,冀能有效結合文化部近年大力推動的內容經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