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子宮內的鐘乳石洞 軟式子宮鏡無痛發現病灶

慈善新聞網/ 2019.11.06 00:00

  63歲徐女士過去身體健康、無任何不良惡習,除體態豐腴外,無相關婦科家族史,日前健康檢查時尿液中卻出現血跡,且陰道超音波也發現子宮內膜厚度達1.7公分,而前來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做進一步檢查。陳怡伶醫師透過新技術-「軟式子宮鏡」為徐女士檢查,發現子宮內膜過厚,遂安排手術切片,證實為早期子宮內膜癌,進一步為徐女士安排後續手術與追蹤。

  一般而言,婦女來到婦產科,醫師會透過超音波取得子宮、卵巢的影像,作為疾病診斷依據,但若無法藉由婦科超音波診斷出確切病因時,就會建議患者作子宮鏡進一步檢查。子宮鏡是婦科最直觀的檢查,可分為硬式、軟式兩種,是一個帶有光源及攝影功能的細長儀器,當連接上電視顯像系統,醫師就能利用其經由陰道、子宮頸深入子宮腔內,清晰觀察內部情況。陳怡伶醫師指出,傳統硬式子宮鏡因管徑粗,必需在麻醉下執行檢查,以減輕病人不適,但卻可以在發現病灶時同時手術;而近年出現的新技術-「軟式子宮鏡」日益盛行,因其管徑只有0.3公分,材質極軟、可隨意彎曲,可在病人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從陰道經由子宮頸進入子宮腔內清楚發現病灶,不僅可於門診中執行無痛檢查,病患也能免除麻醉的風險,惟無法在檢查時一併治療、切除病灶,需另外安排手術治療。

  陳怡伶醫師說明,軟式子宮鏡目前被應用於子宮異常出血、子宮肌瘤及其他婦科疾病檢查,同時也試用於不孕症、習慣性流產的治療。以徐女士為例,一般停經前女性的子宮內膜厚度約為2公分,停經後的厚度則在0.6公分內,若超過此厚度就會建議病患作進一步檢查。而徐女士健檢發現內膜異常增厚,來到門診,陳怡伶醫師將軟式子宮鏡深入徐女士體內,發現其子宮腔內如鐘乳石洞般凹凸不平整,且布滿血管,遂安排手術切除化驗,證實為第一期子宮內膜癌。陳怡伶醫師說明:「許多民眾會將陰道異常出血誤以為血尿,但前往泌尿科檢查卻正常無異,實際上,子宮內膜癌通常無徵兆,多在健檢中發現異常,不可不謹慎。」

  陳怡伶醫師提醒,「檢查方式日新月異,也凸顯出預防甚於治療的重要。軟式子宮鏡的便捷讓女性朋友能方便、快速的找出病灶,但民眾仍需注意自我保健。身體脂肪細胞過多時,不只會造成慢性疾病,也會儲存過量的女性荷爾蒙,進而刺激子宮內膜引發異常病變,因此保持健康體態極為重要。」此外,不要服用未經醫師開立的不明藥物或保健食品,以免外來激素造成內膜病變及異常出血,民眾需定期執行抹片檢查,以早期發現身體異狀。若出現異常出血時,務必及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文/廖唯晴、許嫚真;圖/王占籬、陳怡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