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鄧先生患有嚴重尿路結石,30年來經歷兩次經皮腎造廔截石手術及數次體外震波碎石術。每次尿路結石發作,鄧先生都會感到發燒、寒顫、頭暈、全身無力等症狀,令他十分困擾。
他求診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林佳達評估鄧先生反覆結石手術病史,若再以傳統經皮腎造廔碎石手術治療,除了無法完全清除結石,甚至可能造成大量出血風險。為確保手術安全,林佳達改以達文西機械手臂腎盂切開取石手術為他治療。
根據衛生福利部數據顯示,台灣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尿路結石患者,好發率10%,高風險族群為30到50歲的壯年及中年人,且男性居多。常見結石治療方式多為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腎造廔截石手術、輸尿管鏡碎石術等方式。
林佳達解釋,結石的好發位置大小,皆有不同定義,如:腎結石大於2公分、下腎盞結石大於1公分、輸尿管結石大於1公分等等就屬於大型結石,難以使用體外震波碎石治療,必須使用內視鏡治療或是開刀手術治療。尿路結石若長期置之不理,尿液容易滋生細菌繼而引發尿路感染,若造成腎盂腎炎時,會產生發燒、寒顫、頭暈、全身無力、食慾減退等症狀,嚴重甚至會引起敗血症。
輸尿管結石大小若在0.5公分以下,林佳達建議,患者以多喝水搭配服藥方式,使結石自然排出,最遲4週後若無自然排出、或是仍然有腎積水的狀況時就需接受積極治療;如果碰到成分較硬的結石導致體外震波碎石失敗的情況下,這時候就需採取輸尿管鏡碎石術將阻塞的尿路打通,有時甚至可以搭配新式軟式輸尿管鏡深入腎臟各個角落,配合雷射將腎內結石打碎成細沙後排出體外,過程中沒有傷口、出血量極低,還可以同時處理多顆腎結石,克服過去因腎臟結構或是流血風險難以治療的個案。
避免結石復發 醫生說關鍵是要多喝水
另外,膀胱結石多與男性攝護腺肥大問題相關,也可能是因為腎臟結石掉到膀胱之後未排出體外進而在膀胱內長大,有時只是單獨一顆大型結石,但也有可能是小而多顆的結構,可透過尿液檢查、腹部X光、膀胱超音波、及膀胱鏡檢查等方式來確診。
林佳達表示,如何預防結石平日就可以自行觀察,罹患泌尿系統疾病或容易引起結石的原發病者,或是長時間水分攝取不足的族群,結石復發率會比一般人高,需定期做追蹤觀察。此外,林佳達也提醒民眾,平時不要養成過度憋尿習慣,記得多喝水、維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上廁所時須注意尿液是否時常呈現混濁現象,若有小便頻繁、想尿卻尿不出來、有排尿疼痛等現象,加上腹部悶痛或陣痛感、腰酸背痛、血尿的情況,可能已有尿路結石造成阻塞情況,務必迅速就醫檢查。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