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讓癌症變成慢性病!用基因檢測量身打造「個人專屬療法」

Heho健康網/盧映慈 2019.09.13 17:00

分子醫學會理事長張廷彰說,基因檢測是精準醫學的明日之星。

現在的醫療方法已經漸漸走到一個瓶頸,因為無論是診斷,還是治療,大多都是把「病人標準化」,是「治病」而不是「治人」。所以導致同樣一種病、同樣一種治療手段,有些人很成功、很有效,但就是有病人完全無效,而張廷彰對此也感到憂心。

小BOX張廷彰簡歷

張廷彰舉例,現在的癌症分類都是用「器官」來分,用組織型態來分,比如說肺癌、乳癌;但在治療的過程中,有些人的肺癌就是不適合用某種藥物,有些人的乳癌就適合用其他癌症的藥物來治療,但在現代的醫學分類之下,這些都無法成為「標準治療」。

「現在大概有一半的醫師都不了解什麼是『精準醫學』,所以就沒辦法很系統性的評比,只能靠著自己的經驗、病人的感受來調整治療的方式,但那是很不準確的,也很難培育出下一代、更優秀的醫師。」張廷彰說。

為了找到病人的「個體」差異,還有看似相同疾病的差別,改變「一視同仁」的診斷和治療,「精準醫學」一直在找尋一個能判斷到「分子」、甚至是「基因」的方式。而在基因檢測技術的蓬勃發展之下,這個想望變成了可能。

「這乍聽之下很奇怪,但人的差異真的就是這麼細微,如果把腫瘤放大到肉眼可見,你會看到每個人的肺癌長得都不一樣,現在的治療,已經慢慢從『組織』走向『分子』,光是肺癌,目前就找到30幾種分子型態。」張廷彰說。

所以目前看起來只有一種的肺癌,其實可以分成30幾種,治療方式每一種都不一樣,而這種不一樣,過去會說是「體質不同」,現在則了解是來自基因的差別。

「這也是開發新藥的好方向。」鄭博仁也說,比如疾病的某種基因型,對一種特定的藥物會有反應,那只要針對這個藥物的特性下去測試,更快就能研發出針對「這種基因型」的藥物,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針對「某種疾病」開發藥物,結果效果很差。

大數據能給基因檢測帶來更多應用嗎?

不過有了檢測基因的技術,接下來要針對基因找到治療的解方。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幾乎全世界的菁英都在基因檢測中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包括電腦儀器、大數據、生技產業、醫師、藥廠等。

但目前基因檢測還是由廠商在主導,除了癌症篩檢,像是藥物篩檢,也跟各大醫院配合,試圖在癌症的檢測當中收集更多的數據,讓人類對癌症的分析可以更明確,治療的方向也能更精準。像是台灣最大的癌症基因檢測公司之一「行動基因」,日本、東南亞也都是合作對象,事業版圖早就不侷限台灣。

而張廷彰認為,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更重要、要被注重到的一環,是「病人本身」。

「我們自己要先了解,什麼是精準醫學,什麼是基因檢測,才能夠了解現在的醫學治療有了什麼樣的改變,也才能配合治療。因為這種方法,因為很專一,更強調醫生跟病人之間的互信。」張廷彰說。

因為基因檢測納入醫療之後,首先要面對的是「到底有沒有效」的問題,張廷彰說,「很多人會覺得,我花錢就是要延長生命啊,就是要有效啊,但對於醫生來說,治療絕對沒有很完美的,萬一可以延長生命,但生活品質很差,這樣你要不要做?」

所以在張廷彰的想法中,精準醫療肯定是需要發展的,但也要同時提升一般人對於自己身體的認知,「身體狀況要能好好面對,發展治療手段才有意義。」

另一個困難點是,基因檢測很需要大數據的統計、分析,但現在台灣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資料庫,雖然做基因檢測的人也不少,但每家廠商沒有一個共同的平台可以互相比對分析,多半會拿國外的統計資料來比對;人種不一樣,生活環境不一樣,判斷的準則一差就會差很大。

「最主要還是法規不夠透明,大家無所適從,而政府機關也沒有出來建構一個平台,彼此分享資料,讓大家各自為營。像是美國、英國,是政府主動歸納幾百萬、幾百萬筆的基因資料,而台灣並沒有。」張廷彰說。

面對這樣的質疑,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說,其實政府一直有在規劃,「目前已經確認今年年底,政府就會推出一個整合性大平台,並有輔導方案,協助廠商把手邊的資料統一規範化,彙整成一個資料庫,未來這個資料庫也可以提供生技研發使用。」

只是基因檢測還牽涉到隱私權的問題,所以如果要做科研、大數據分析,還得先取得受試者的同意,於是問題又回到了「一般人對於自己身體的認知、關心程度」上。

不過石崇良說,平台的第一步會先從資料來源大的單位著手輔導,計劃先從大型醫學中心開始做起,而醫學中心在取樣的時候,基本上都有同意書的簽署,也會隱藏所有可以找出本人的其他個資,「還是會有一波大量的數據進來,希望這波可以是一個好的開始。」

「基因檢測的未來,是要互信互助,從基因檢測公司開始,藥廠、醫師、受試者或病人,都能分享資料,建立透明化的關係與療程,而那天開始,也是改變醫病關係、改變醫療的一個未來。」張廷彰說。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