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吃粽有眉角  少糖、少油&減半、分餐食用  健康吃粽沒煩惱 

大成報/ 2019.06.06 01:24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端午節快到了,民眾三餐吃粽或是粽子配珍奶不少見,但醫界擔心,這樣超級NG的吃法,會讓熱量破表、飲食失衡、身材變形;若食用過量,還可能會導致腸胃炎、胃食道逆流…等疾病,不得不慎。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呼籲,吃粽講究眉角,才能健康吃粽沒煩惱。

端午節氣氛漸濃,民眾也紛紛大啖應景肉粽,欲罷不能。不過,粽子吃過量、對健康存在大威脅。呂昀珊指出,因為糯米主要成分是支鏈澱粉,黏性較高、不容易消化完全,如果食用過量會導致胃痛、漲氣、胃食道逆流、腸胃炎…等疾病;所以建議老人及腸胃不好的人,每天以1顆為限。

她透露,曾有一位正值壯年的教師求診,因為把粽子當三餐吃、於是得了腸胃炎,,而且胃痛持續了1個月。醫師幫他做完胃鏡檢查後則發現,胃食道逆流非常嚴重;但因為這位教師實在太愛吃粽子,後來習慣在吃粽子前,先服用胃藥。

但呂昀珊提醒,現代人壓力大、飲食不正常,若長期吃胃藥,影響食物的吸收,恐會導致鈣質流失且營養不良;同時,長期處於胃食道逆流的狀態,罹患食道癌的風險也會大增。

而對糖尿病患來說,吃粽後的升糖指數(GI值)會飆高且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但因各式粽子的升糖指數大不同,血糖高峰會差很多,所以糖尿病患更要做好飲食控制。呂昀珊特別先做自我量測血糖的實驗,空腹時,她的血糖為96,吃下一般粽後1小時,測得的血糖高峰為168;隔日,她再吃五穀粽測量,空腹時的血糖為91,吃完後1小時所測得血糖高峰只有114。

以上數據顯示,粽子會讓血糖指數飆升,而五穀粽只讓血糖比空腹前多了一些;由此可見,吃粽後的血糖飆高且不穩定,所以餐後會高血糖的人及糖尿病族群,更要注意吃粽的熱量與血糖變化。否則,一不小心,還可能導致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甚至引發急性膽囊炎、胰臟炎。

至於,小孩子吃粽子OK嗎?呂昀珊建議,1歲以下的小嬰兒不要吃粽子,大人千萬不要為了過節應景而餵食。一來,他們小小的腸胃會消化不良;二來,因為他們的牙齒還沒長好、咀嚼不易,可能會嘔吐或噎到。至於,1歲以上的小孩要吃粽子時,大人要在一旁陪伴,切勿讓他們邊吃邊玩,以免嘻笑時不小心嗆到、噎到。呂昀珊強調,國外就曾發生小孩吃糯米製品噎死的不幸事件,不可不慎。

安馨產後護理之家營養師王思媛則提到,市售粽子以高油脂、高鈉、低纖維的種類居多,內餡多為五花肉、花生、鹹蛋黃,一顆約在500-700大卡;若以每餐吃1顆計算,一天就吃進1500-2100大卡;如果一餐吃下2顆粽子,又加了高熱量的醬料,再配上一杯珍珠奶茶,熱量至少1700-2100卡起跳。她說,這兩種超級NG的吃法都會達到一天的基本熱量需求;但一天之中,不會只吃這些,只要再多吃幾顆粽子或其他食物,熱量就會以2倍、3倍飆升,而且還會飲食失衡、身材變形。

因此,王思媛也分享健康吃粽的眉角。她說,廣式粽、荷葉粽的糯米份量較大,熱量最高;北部粽先炒過、油脂多,熱量其次;而南部粽用水煮,熱量較低,較建議選購。而近年流行的健康粽多以豆類、五穀雜糧等高纖食材做為內餡,可減少糯米、肉、花生、蛋黃等高油質的份量,很適合有減重需求或病人食用。糖尿病人則除可吃五穀健康粽之外,也建議一餐吃半顆、滿足口慾就好,這樣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王思媛並示範「健康粽子餐」的搭配法,第一,若將粽子取代正餐主食食用,請挑選中型粽子、且不超過1顆為宜,多選擇高纖五穀雜糧粽、少沾醬料;第二,要搭配深綠色葉菜類、高纖維水果,例如1至2盤的蔬菜、1份如棒球大小般份量的水果,像是鳳梨、柳橙、芭樂…等,以補足纖維質;第三,可選擇無糖茶飲來解膩助消化。

呂昀珊更提醒,晚餐、睡前這2個時段都儘量不要吃粽子,好讓腸胃休息、才能避免躺著更容易胃食道逆流;吃完粽子也要散步一下,幫助消化。而謹守上述原則,大家就能開心吃粽、健康不NG。



熱門關鍵字:

美容醫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