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吸菸若年過40歲,經常有「咳、痰、悶、喘」的症狀要注意了!花蓮慈濟醫院19日上午舉辦「肺阻塞病友聯誼會」,胸腔內科醫師張恩庭表示,肺阻塞有「咳、痰、喘」3個最明顯的特徵,有些病友呼吸還會出現咻咻聲,但是老菸槍會覺得這是長期抽菸造成的,因此選擇無視,直到喘不過氣,甚至急性惡化了,才會就醫,常常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那時我真的喘到痛不欲生,覺得自己真的快要撐不下去了。」菸齡高達37年的鄭先生,今年61歲,在7年前發現自己罹患「肺阻塞」,久咳不癒、稍微走一下就喘個不停,時常咳嗽卡痰,甚至一度因感冒引起肺炎,肺阻塞急性發作,導致呼吸困難,緊急送醫急救插管治療,當時他的肺功能僅剩30%,住院十幾天才順利移除呼吸管。
肺阻塞是要長期抗戰的慢性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又名「肺阻塞」,是一種反覆與持續慢性呼吸道發炎,進而造成呼吸道阻塞的疾病。「喘、咳、痰雖看似不影響生活,但當肺功能逐漸惡化、呼吸困難,就會危及生命。」張恩庭表示,大部份是因為呼吸道長期受到有毒物質刺激,例如吸菸、空氣汙染,使呼吸道慢慢受損,常見症狀有慢性咳嗽、咳痰與呼吸困難等。
治療肺阻塞除了戒菸與使用氣管擴張劑,最重要的是避免急性惡化發生。肺阻塞個管師侯惠娟說,肺阻塞就像是慢性病治療一樣,需要長期抗戰,很多病人剛開始規律接受吸入用藥治療後,病情有效獲得控制就自行停藥,一旦遇到天氣不穩定或是小感冒,反覆急性惡化,病人肺功能急速下降,恐會造成肺功能衰竭,需要更長期使用氧氣或依賴呼吸器。侯惠娟強調,規律用藥治療,對於控制病情也是很重要,並建議患者可接受肺復原運動,減緩症狀並改善運動耐力,減少急性發作次數。
「肺復原中心」讓病人維持肺功能
肺阻塞的預防改善、治療方法,除了藥物控制外,多以腹式呼吸為主,腹式呼吸能幫助肺部機能提高,是非常好的治療法。呼吸治療師陳怡伶表示,花蓮慈院新成立的「肺復原中心」,除一般氧氣設備、生理監視器外,還有高頻胸腔震動背心,幫助病患擴張肺部擴張,清除痰液,以及固定式騎腳踏車運動訓練、手搖車,增加上下肢強度和耐力,協助呼吸訓練,像鄭先生的肺復原療程尚未結束已能自由下床活動。
度過急性發作的危險期後,鄭先生的體力大不如前,一動就喘,經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開立肺復原運動處方,利用拍痰背心,加上負重腳踏車,協助呼吸訓練,讓肺部復健獲得改善外,運動再搭配中醫針灸治療,不僅改善了他腹脹的問題,7個月內還順利減重9公斤,終於能讓他順暢地大口呼吸。
肺阻塞病人平時要多加練習肺部復健運動
鄭先生說,7年前知道自己罹患肺阻塞後,相當沮喪,尤其是反覆的急性發作讓他一度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能不能撐到看到女兒長大、結婚。幸好,現在在花蓮慈院肺復原中心團隊的照顧下,喘的症狀已慢慢穩定,生活品質也獲得改善。
張恩庭提醒肺阻塞病人,平時多加練習肺部復健運動,包含運動訓練、呼吸訓練,可以減少呼吸急促的發生,但在進行肺部復健運動前應先經醫師評估。症狀在接受治療後獲得控制,病人又可恢復活動力,不但改善運動耐受力,呼吸困難與疲倦的症狀也會減輕。每個肺阻塞病人皆應每年施打流感疫苗,並每5年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因流感病毒感染及肺炎鏈球菌感染機會,降低急性發作機會。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