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慈科大獲二金一銀 農業生醫和護理創新受肯定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5.09 00:08

撰文/葉秀品
攝影/慈濟科技大學提供

創新發明是為了造福更多人!慈濟科技大學以農業生醫榮獲2019第30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二面金牌,也以護理創新研發,獲得107年國家發明創作獎銀牌!除了改良醫護用品,解決護理臨床問題,慈濟科技大學也跨足農業生醫領域,大幅提升農作物經濟價值,既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更展現豐沛的創新研發能量。

低熱量又高纖維的雨來菇,富含各種維生素、植物性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被稱為「情人的眼淚」。經過慈濟科大的農業生醫團隊研發,片狀的雨來菇變身成圓嘟嘟的綠色粉圓,產量還提升整整十倍。甚至,從中萃取出的藻膽蛋白和藻多糖,能促進組織修復、保濕,將應用在傷口敷料等相關生醫產品。

尤其,變身為球體的「雨來菇」可懸浮於水中,獲得更多光線與營養,也讓具有抗氧化與細胞修復能力的藻膽蛋白含量更高,光澤更明亮,適合發展特色料理,如素魚卵壽司。同時,規劃在水質乾淨、富含礦物質的馬太鞍溼地水源栽培,並與花蓮觀光糖廠洽談合作,開發藻類冰品。所以,在2019第30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慈濟科大的「情人眼淚培養裝置」和「具傷口修復能力之情人眼淚纖維膜」,從20國、超過1,0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拿下二面金牌!

另外,曾在國內外參賽屢獲佳績的「輸液止逆裝置」,也從465件作品中嶄露頭角,獲得107年國家發明創作獎銀牌!在臨床上發現住院病人都有放置靜脈留置針,常發生打完點滴後,血液回流導致管路堵塞,就得重新再打一次針,既造成病人身體不適,也增加醫療成本。所以,慈濟科大研發的「輸液止逆裝置」,依流體力學的原理設計,讓輸液在正常重力時,可促使瓣膜開啟順利滴注;相反的,當病人抬舉手部或用力,造成壓力改變時,靜脈回流的血液碰撞到瓣膜斜面,對瓣膜斜面形成更緊密的壓迫,血液便無法回流至靜脈管路,有效達到止逆功效。

慈濟科技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副教授耿念慈表示,除了帶領學生深入偏鄉部落,扶植農業經濟,更從參與國際競賽中,吸收其他國家農業生醫的創新知識,提升團隊跨領域技能。護理系副教授林祝君表示,創作理念為「以人為核心、以預防為目標、以便利為導向、以安全為宗旨」,教導學生在照護病人之餘,更要改善臨床及居家照護不便,發揮護理專業的最高價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