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照明商店 mlb 文化幣

黃翊工作室+長路 旋轉舞臺上詮釋人生

民生@報/ 2018.12.06 10:26

【文/陳小凌】表演者宛如唱針般在直徑9米的旋轉舞臺行走、正轉、反轉、加速、暫停,將科技轉化為「表演者腳下踩的時間」,也將人生這場戲,真實搬演成一條漫漫長路,變幻莫測的際遇、快樂與「慢」長的時光、反覆重播的回憶...都將在旋轉舞臺上遇見動人的詮釋。編舞家黃翊作品《長路》,經過評審團三階段評審下,成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首屆獲選作品。明年2月16至17日於國家戲劇院首演,5月起也將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巡演。

 

▲首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場館共製黃翊作品《長路》。國表藝提供。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共有臺北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三場館,如何整合三場館經費、場地與國際連結資源,支持團隊發展優質創作,是三場館共同目的,在此前提下共同催生了「三場館共同製作計畫」,希望場館與創作者站在同一陣線,彼此成為可靠的夥伴,三場館則共同提供檔期、經費、國際連結等資源,作為創作後盾,讓國內藝術家無後顧之憂,專注雕琢作品,以期呈獻最佳作品給觀眾朋友。

 

2016年12月啟動第一屆甄選後,共收到21件提案,最後由黃翊工作室+的《長路》獲選,「三場館共同製作計畫」核心精神鎖定在「原創」、「全新」、「50%以上台灣專業人才參與」,類別及規格則完全不設規範與限制,希望能提供完全開放的創作空間,讓藝術家全力揮灑。

 

《長路》由黃翊工作室+核心創作成員黃翊、胡鑑、林柔雯、駱思維共同參與創作,「旋轉舞臺」一直是黃翊期待運用的舞臺裝置,2006年作品《SPIN》以攝影機環繞舞臺旋轉拍攝,即是旋轉舞臺的變形,而這十多年的努力終於架骨生肉,在《長路》中實踐,以時間為心,旋轉舞臺為體,將科技化為不可見的神經脈絡。而能夠精確定位的懸吊系統,更可以精準幫助舞者升高、降落、傾斜。

 

編舞家黃翊強調,這些很科技的技術,在舞臺上都希望能以夠以「藏在舞作下」的方式表現,而非「炫技」的存在。舞作中將只重複播放不同版本的拉威爾鋼琴獨奏曲「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詮釋不同段落的情境與遭遇,再從中延伸由音效、其他曲目的加入,豐富《長路》的旅程。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藉由這樣的計劃,讓劇場可以與藝術家一同往前走,讓劇場成為藝術家的後盾,也讓藝術家成為劇場真正的夥伴,我們一起改變這個環境,走向國際,讓國際上的人都記得,這是來自臺灣的作品。」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媛:「長路這個作品,將在北中南三個場館、不同的場地演出,對製作而言是一大挑戰,也很期待黃翊團隊如何呈現,期待下一屆的三館共製計劃,能看見更多作品。」

 

《長路》的國際發展性也是三場館所共同期待的,一開始設定便設定將來要至國外巡演,例如舞作中全新打造的旋轉舞臺及懸吊系統,是按照巡演規格全新訂製,方便拆卸及重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於記者會上也說明了黃翊入選的原因:「未來性、開創性與國際性,是我們在黃翊作品中所看到的特質,從籌畫期開始便思考著如何呈現,對國際巡演也有著細膩的規劃以及實踐力,並有著希望把作品作到完美呈現的信念。」

 

第二屆「三場館共同製作計畫」即日起啟動甄選,獲選者將可獲得最高新台幣1000萬製作經費,作品預定2021年於三場館演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