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2018年「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 藝術理論類得獎人曾長生教授

旅食樂/旅食樂 2018.06.22 15:07

圖一

台灣第一位藝術評論博士(2010),台灣美術院院士(2010),聖彼得藝術顧問&專案研究中心創辦人(2012)。紐約普萊特藝術研究所碩士(1988),紐約大學藝術博士班(1990),台師大藝術評論博士(2010)。曾任教: 台藝大/淡大/世新大學。論著:《西方美學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2007)等專書五十餘種;學術論文發表四十多篇; 其他藝術文化論述專文發表五百餘篇(1990-); 跨文化書稿近八百萬字。個展: 歐亞及南北美洲等地區個展四十餘次; 聯展八十次(1965-)。

曾長生教授(畫學會提供)

曾長生教授(畫學會提供)

一、創作演化(1965-2018)

在曾長生這一生漫長的飄流歲月中,前後從事過三種職業,多彩的外交工作、嚴謹的學術專業、以及多元性的新聞文化行業。這種擔任過多種職務的機遇,及經歷各種文化與環境變遷沖激,自然形成了自已獨特的藝術感性。有藝評者說,筆者的作品已融合了東方、拉丁及現代藝術的特質,表現出另一種再現的美學。也許這種複雜又曖昧的情調,正是後現代文化的特徵。如今年已七十,反思自已的藝術成長,正符合跨文化現代性的自發性選擇與跨文化的本質。創作演化系列如後:

1、政大時期1964-1970(台灣); 2、人体速寫1971-2008 (西班牙/南美/北美); 3、熱帶雨林1976-1986 (拉丁美洲); 4、蛻變系列1986-1991 (紐約); 5、叢林心系列1988-1990 (紐約); 6、與狼共舞1991-1994 (加拿大); 7、歸巢與童年1995-1998 (加拿大); 8、冷光系列1999-2001(台灣); 9、天梯系列2002-2004(台灣); 10、靈光系列2005-2015(台灣)。

曾長生近年來開始反思人文社會現象,而對人道、科技、文化、環保、個人情感,以及神秘魔力等題材提出關注。「文明反思」系列即是繼「冷光。天梯。叢林心」的進一步探索。

(畫學會提供)

(畫學會提供)

二、跨文化論述(1986-2018)

非西方當代藝術家的跨文化現代性,正預示了東方美學新結構的可能趨向,亦即從野性思維到跨東方主義的自然展現。

1、東方美學新結構叢書稿為作者歷經: 這一生所研讀過四個研究所、工作生活体驗過歐亞南北美洲,約半個世紀的跨世代/ 跨領域/ 跨文化的累積心得。

2、本叢書稿約八百萬字,共50種,可分為12大系列,在尋得適當出版社或基金會贊助下,將完整或分批出版問世。

3、本叢書論點: 跨越地域文化/ 超越党派國家/ 整合科際領域,堪稱非西方/ 新東方/ 新亞洲/ 後人類的新趨勢發展。其中:《美感典藏—-近代大師的致命吸引力與跨世紀藝術環境省思》上/下冊已出版,深獲好評。

4、曾長生已出版的各類藝術論著共五十餘種,代表論著:《俄國藝術實驗》(1995);《羅馬式建築藝術》(1997);《拉丁美洲現代藝術》(1997);《李仲生卷》(1999);《致命的美感》(1999);《超現實主義藝術》(2000);《另類現代》(2001);《台灣超現實風繪畫》(2004);《禪與現代美術》(2007);《西方美學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2007)等專書五十餘種。

理事長唐健風(右)頒獎給曾長生教授。(畫學會提供)

理事長唐健風(右)頒獎給曾長生教授。(畫學會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