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無診所.無健保藥局 東河鄉內3村稱「無醫村」

客家電視台/ 2018.05.23 00:00

【陳君明 台東】

台東縣東河鄉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已是超高齡社會,因此衍生許多醫療、長期照護問題,尤其位在泰源盆地的泰源,北源及尚德等3村,地處偏遠,沒有任何一家診所或健保藥局,被稱為「無醫村」,4月初就有一間,以「在宅醫療」為主軸的診所,邀集藥師、護理師及職能治療師等,固定到洞內3村巡迴診療,並為65歲以上老人家,進行失智初步評估,讓山區的居民,獲得更完善更便利的醫療服務。

穿越崎嶇蜿蜒的道路,3人一組的職能治療所成員,一一拜訪山區的老人家,詢問他們對日常生活,數字、地址等問題,同時先初步判定他們的智能退化情形,並且記錄下來。

台東縣臨床心理師 朱芳嫻:「山上的老人家,常常(病情)很嚴重的時候,鄰居 小孩才會發現這麼嚴重了,才會帶下山來看醫生,所以我現在上去就是怎樣呢,我先看 有些比較嚴重的,我趕快跟小孩說,這可以讓醫生看。」

2016年來自嘉義的醫師余尚儒,來到沒有醫療院所的洞內三村,擔任台東聖母醫院的駐點醫生,除了提供日常診療外,更時常開著車去到山區,幫行動不便的村民服務,即便2年後因故搬離洞內三村,每週她還是會開1個多小時的車子來到洞內,舉辦巡迴醫療,並順路到病人家中噓寒問暖,提供居家醫療服務,甚至擴大服務團隊,邀了藥師、護理師,及心理治療、復健等專業人員,一同參與。

台東縣都蘭診所醫生 余尚儒:「其實就是要直接,讓所有做巡迴醫療的醫護人員,賦予他這個資源,賦予他這個權利跟義務,能夠把服務送到家裡面去,那這樣才對,因為尤其是我們,在我們(巡迴)的路線上,明明就會經過,就是有就醫不便的人,那就順便去看他,那這樣的話其實就可以,節省很多額外的交通時間。」

台東縣藥師公會常務理事 陳昭宏:「不管是1個月1次或是說1季1次,甚至說半年或1年1次,第一個他可以接觸到的民眾,並不是那麼的全面,如果可以常態性的,像巡迴醫療這樣,固定的每個禮拜幾,那至少在這個無醫村,可以讓鄉親能夠有一個,他如果真的身體上有一些不方便,有一些需求,那他可以就近就看醫生。」

然而無論社區藥局支援巡迴醫療或心理醫師或職能治療師,協助居家訪談等,卻幾乎是半義務,目前健保制度只部分給付,或根本不提供給付。

台東縣藥師公會常務理事 陳昭宏:「沒有多的給付,跟在藥局上班一樣,那等於說我用報備支援的方式,支援這個門診。」

台東縣都蘭診所醫生 余尚儒:「這些專業的人員,他們願意走進社區,其實我覺得在健保制度的設計上,應該去考量,假如說在都市裡面,大家容易接近到這些人員,那沒有這些社區跟居家的支持,是還說得過去,但在偏遠地區的時候,專業人員願意出來的時候,其實我覺得應該要給予適度的資源。」

來自於日本的在宅醫療概念,逐步在東河鄉發散,不同於以往大型醫院的不定期義診,小型醫療團隊把醫療服務送到家,相較於動輒上億元的蓋醫院經費,或許制度上給予協助,就能用較少的資源,將偏鄉醫療的做得更好。

熱門關鍵字:

客家焦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