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國家人權博物館揭牌 特別放映已故導演洪維健「想我媽媽」 2018臺灣國際人權影展8月開跑

中央社/ 2018.05.16 18:3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0516 18:30:10)5月19日國家人權博物館將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辦人權館成立系列活動,特別播映《想我媽媽》紀錄片,藉此追悼於上月離世,長期致力於白色恐怖影片及臺灣文史影像拍攝的紀錄片工作者洪維健先生。影片描述自1950年他在母親腹中起,便親自見證白色恐怖對家庭與個人造成的創傷,呈現他致力促進自由、和平與撫平傷痕的遺志,更待後人接棒與落實。

1950年,洪維健的父母因涉「于非匪諜案」被判叛亂罪,相繼被捕,分別被判刑13年與10年。他的外婆四處哭喊求援,三個月就哭瞎了右眼。洪維健自己則在母親保外生產後,因哺乳需要跟著母親而重回獄中,在牢裡生活了5年,可以說是「臺灣最小的政治犯」。

1996年,洪維健母親過世後,他開始著手拍攝紀錄片《暗夜哭聲》,片名取自刻於綠島「人權紀念碑」上柏楊的詩作,「在那個時代,多少母親,為她們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2001年,「國家檔案管理局」(現稱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正式成立,開始開放相關檔案查閱,檔案的開放及資料的蒐集,促成該部紀錄片的完成。他並未止步於此,當更多檔案的陸續公開,他接續著追查到該案的洩密者等更多歷史事實,進而於2017年完成《暗夜哭聲》的新版《想我媽媽》。

除了自傳紀錄片之外,洪維健更拍攝多部與白色恐怖有關的影片,包括探討陳文成命案的《綠色玫瑰》、25位白色恐怖受害者的《白色恐怖追思》、蔣家父子特權的《風雲行館》,以及追查國民黨黨產的《風雲黨產》等。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不只是回顧與追查歷史真相,也費時15年行腳臺灣各處紀錄各地的歷史與地理, 2015年,他將其長年來以高畫質方式,在臺灣各地所攝之人物訪談、文化地景、歷史主題,總計280捲攝影母帶,以及拍攝過程中同步以PDA記錄之場記內容捐贈給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保存更多的歷史記憶。

2018年4月1日洪維健導演因心肌梗塞離世,得年68歲。人權館選擇放映他攝製的紀錄片《想我媽媽》,一是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立之際,希望藉著紀錄片的放映重新紀念這個被導演稱為「白恐元年」的重要歷史年代。二是在人權博物館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等機構與團體陸續成立之際,藉著追悼洪維健先生這位長年追索真相、紀錄歷史的人權受難/先行者,來提醒吾人應繼承他的遺志,更努力不懈地紀錄和回顧歷史,努力追查歷史真相,而非輕率地將歷史恩怨一筆勾消。

國家人權博物館將於5月17日、18日分別於「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隆重揭牌,並於107年5月19日下午2時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禮堂辦理國家人權博物館揭牌特映會《想我媽媽》暨映後座談,活動免費,歡迎參加。在本次揭牌特映會之後,「2018臺灣國際人權影展」預計將於8月開幕,人權館規劃一系列國內外人權影片,探討相關人權議題。(廣告)

訊息來源:文化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