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scool 小林村 高雄停水

養成這5個飲食好習慣,打造好代謝力甩肥又抗老

華人健康網/文/筋肉媽媽部落格提供 2018.05.10 13:30

如果講到瘦身,從飲食下手,真的比從運動開始來得更容易看到成果。不是要你不用運動,只是養成健康人生需要一步步慢慢來,當飲食養成好習慣了,再來培養另一種運動好習慣,循序漸進,或許對於壓力已經很大的人生,也是一種舒服的養成方式。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講到飲食,我真的完全不贊成任何一種「特殊飲食法」!但偏偏坊間充滿了各種偏方或特殊飲食法資訊:一下子吃蘿蔔可以瘦身、一下子又來個不吃某種肉就可以瘦小腹、不吃蛋瘦背、只吃椰子油可以減脂......為什麼流行?只是因為大家都有個小願望:「我想要減肥!我想要減肥可以短時間內輕鬆達成」(其實我也想啊...但沒這種事啊...)!多數人面對飲食,因為覺得要克制口腹之慾很難、要戒掉美食很難、或者覺得要減肥時間很長難以等待,所以總是很容易被「偏方」迷惑。但是任何偏方都很難持續一輩子,都很容易讓你營養失調;偏偏我們得吃一輩子,所以好好均衡飲食,養成聰明吃的好習慣,配合運動習慣,才是終生都能健康好身形的基本啊!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呢?分享五個跟身體生化有關的,簡單飲食好習慣!讓身體的消化代謝更健康順暢,或許對於剛開始想要改變飲食的人,想要養成精瘦體質的人,會是一個好的開始喔(養成好習慣後,出現好身形的速度其實不亞於特殊飲食法喔):

第一個好習慣:早餐中餐晚餐,餐餐都要吃!

許多人為了減肥選擇斷食,或者因為生活習慣習慣不知早餐或中餐!當你跳過該吃的餐,你的血糖會開始降低,然後身體就會亮警示燈,開始想吃東西!這時候因為身體認為必須要「快速」提升血糖,一些高糖食品就會自動跳入大腦選單,你開始想吃不健康的飲食!

長期下來,不定時飲食還有一個壞處,身體擔心會血糖不足能源不足,你攝取進來的熱量將容易被儲存而不是被消耗掉,因為身體不知道你下一餐將何時到來!規律的飲食將會幫助你的身體血糖穩定,熱量更容易被身體當能源使用而不是囤積變成體脂肪!

第二個好習慣: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質,餐餐都要吃!

你的大腦需要醣份來運作,你運動時需要足夠的醣份來提供能源,所以碳水化合物是必須要的!

你的肌肉需要蛋白質來修補,你的細胞需要蛋白質來修補,蛋白質也是必須攝取的!

你的賀爾蒙需要脂肪來合成,你的內臟需要脂肪來保護,某些維生素也需要脂肪來運送,所以脂肪是必須的!

這些人體必須攝取的宏量營養素,當然還有許多用處與功能,以上只是列舉部分,但大家應該就能理解,這些養分都能提供熱量,也都有它的功能,所以為了瘦身而放棄攝取哪一類,都是很奇怪的決定啊!

最後,每一餐都要有足量的蔬菜啊!以下是建議大家蔬菜該有的足量:

(圖片提供/筋肉媽媽部落格)

(圖片提供/筋肉媽媽部落格)

(圖片提供/筋肉媽媽部落格)

(圖片提供/筋肉媽媽部落格)

第三個好習慣:喝飲料喝咖啡不是喝水,請喝足夠的水!

人體中的代謝過程都需要「水分」!常常聽到「水解」,就是水+酶(酵素)來形成一個代謝過程,讓物質改變成另一種樣貌:例如脂肪水解成三酸甘油脂,蛋白質水解成氨基酸.....只要身體水分不夠,你的代謝能力立刻變差!另外,

當體內水分流失2%,就會出現疲憊與思緒受阻狀況,運動表現立刻受影響;

水喝太少導致脫水,將可能導致身體整體消耗的總熱量減少2%;

成年人每天至少要攝取2公升水量,或是體重30-40倍(c.c.)以上的水;

(圖片提供/筋肉媽媽部落格)

(圖片提供/筋肉媽媽部落格)

第四個好習慣:選擇讓身體消化時必須更費工的原形食物!

原形食物,指的是天然食材,不經過人工加工的食物!原形食物結構都沒有被破壞(或者被加工很少破壞很少),所以身體在消化它們時需要消耗更多熱量完成任務,食物本身的熱量也不容易被完全吸收!另外原形食物的營養成分高,例如你必須要適度補充乾淨的生菜水果,因為它們有維生素與酵素,而這些養分很容易因為加溫加工而流失!這也是為什麼營養師都會要你用五穀米取代麵包,用真實肉塊取代漢堡肉,因為後者都是加工食品啊!

(圖片提供/筋肉媽媽部落格)

(圖片提供/筋肉媽媽部落格)

第五個好習慣:正視酵素!你身體的代謝好朋友!

(圖片提供/筋肉媽媽部落格)

(圖片提供/筋肉媽媽部落格)

前面講到了水份參與了身體攝取營養素後的水解過程,水解還需要酶,其實就是指酵素。酵素參與了你整個生命的歷程生理運動,消化與代謝都少不了酵素,所有才有了「酵素少了,人就老了」的說法。你可以想著,你所有的生理運動都需要酵素參與反應,酵素沒有參與,消化與代謝就無法啟動,身體就開始失去功能而生病了!人體自己會製造酵素,但隨著年紀增長與壓力文明病,酵素製造能力會下降,這時候就很需要額外由飲食補充酵素,去維持或增進身體內的酵素量。

本文出自:筋肉媽媽部落格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5749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