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國美館攜手比利時皇家美術館 「2050,未來簡史」提出關於未來的想像

中央社/ 2018.03.24 09:36

國美館攜手比利時皇家美術館 「2050,未來簡史」提出關於未來的想像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0324 09:35:44)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即將推出與比利時皇家美術館首次合作的國際交流展「2050,未來簡史」,今(23)日舉行展覽記者會,由國美館蕭宗煌館長主持,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行政營運長克莉特‧葉申(Colette Janssen)女士、策展人皮耶˙伊弗˙戴薩伊夫(Pierre-Yves Desaive)、比利時駐台辦事處范睿可(Mr. Rik Van Droogenbroeck)處長,以及多位參展藝術家均出席與會。蕭館長表示本次非常榮幸與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合作,「2050,未來簡史」繼2016、2017年在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巴黎羅浮宮及義大利米蘭展出後,此次在國美館展出亞洲首次呈現的版本,策展納入更多亞洲與臺灣藝術家的作品,相信透過藝術能達到亞洲與歐洲的文化交流以及跨文化觀點的展現。范睿可處長表示2018年是比利時與臺灣交流特別豐富頻繁的一年,他樂見歐洲與亞洲的兩個重要美術館的合作。他表示雖然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未來,但現今人類的所作所為將會影響未來的發展,邀請大眾至國美館透過展覽體會從藝術觀點切入的未來想像,以及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葉申女士表示,「2050,未來簡史」為「未來」勾勒展望,也探討歷史在美術館的地位。本次在國美館展出的「2050,未來簡史」是該展覽的第三個版本,與前兩版相比更加著重於東西方、當代與歷史的交流,也強化文化與藝術的對話。「2050,未來簡史」以人類技術和經濟活動的發展為軸,結合藝術家的創作觀點,講述未來50年內日常生活即將發生的變化。策展人戴薩伊夫說「2050」是尚未到來的未來時間,代表「不遠的未來」,許多關於未來的預測以「2050」之年想像我們生活世界的改變及樣貌,這些尚未到來的時間及事物,距離我們現在並不遙遠,融合我們過去經歷的歷史,和人類對於理想生活的目標及實踐,並從而繪製未來藍圖。展覽除呼應法國經濟學家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的宏觀著作《未來簡史》外,也透過藝術家的眼光闡述對未來的想像。

「2050,未來簡史」的展覽內容特別針對臺灣在亞洲文化的歷史脈絡,加入臺灣藝術家的作品參與及跨文化觀點,勾勒台灣與「2050,未來簡史」展覽主軸之間的關係和對話,以全新形式邀請觀者從臺灣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文化觀點,思考東西文化的移動和交流。展覽從唐代的經濟及東西文明交流與發展、大航海時代的地緣政治與帝國權力、冷戰後的亞洲經濟和政治變遷、乃至當今全球化時代的市場經濟與科技發展,進一步審視人類經濟與技術發展語境下的文明史。本展融合古今中外的藝術創作,由近60件作品來共同譜寫未來的議題,內容精彩可期。人類對於未來的想像和實踐從不曾停下腳步,這個展覽將帶領觀眾穿越歷史的漫長旅程,重看人類是如何不斷地面對一個不停演化的新未來,以及它所形塑而成的世界面貌。本展將於3月24日於國立臺灣美術館101-102及邊廊展覽室正式開展,展覽相關訊息請參考國美館官網:www.ntmofa.gov.tw。

「2050未來簡史」參展藝術家名單

艾未未(中國)AI Wei Wei (China)

濤程(比利時)Phil AKASHI (Belgium)

盧多爾夫‧巴克赫伊森(德國/荷蘭)Ludolf BAKHUIZEN (Germany/The Netherlands)

湯姆士‧拜爾勒(德國)Thomas BAYRLE (Germany)

漢斯‧歐普‧德‧貝克(比利時)Hans OP DE BEECK (Belgium)

張夏翡(臺灣)CHANG Hsia-Fei (Taiwan)

陳敬元(臺灣)CHEN Ching-Yuan (Taiwan)

崔旴嵐(韓國)CHOE U-Ram (Korea)

阿爾‧法羅(美國)Al FARROW (United States)

馮明秋(香港)FUNG Ming Chip (Hong Kong)

格雷戈里‧格林(美國)Gregory GREEN (United States)

HeHe(英國&德國)HeHe (United Kingdom & Germany)

珍妮・霍爾澤(美國)Jenny HOLZER (United States)

黃博志、徐月珍、建築公社、奉咖啡(臺灣)HUANG Po-Chih, HSU Yueh-Chen, Archite: COOP, and Fong Cafe (Taiwan)

黃贊倫(臺灣)HUANG Zan-Lun (Taiwan)

石田徹也(日本)Tetsuya ISHIDA (Japan)

安德魯‧姜格(美國)Andrew JUNGE (United States)

河原溫(日本)On KAWARA (Japan)

奧爾加‧基索列娃(俄國/法國)Olga KISSELEVA (Russia/ France)

亞倫‧科柏林&川島高(美國&日本)Aaron KOBLIN & Takashi KAWASHIMA (United States & Japan)

郭奕臣(臺灣)KUO I-Chen (Taiwan)

文敬媛&全濬皓(韓國)MOON Kyungwon & JEON Joonho (Korea)

羅伯特‧隆格(美國)Robert LONGO (United States)

羅懿君(臺灣)LO Yi-Chun (Taiwan)

貢薩洛‧馬本達(莫三比克)Gonçalo MABUNDA (Mozambique)

伊娃&佛朗哥‧馬特斯(義大利)Eva & Franco MATTES (Italy)

梅丁衍(臺灣)MEI Dean-E (Taiwan)

羅伯特・莫里斯(美國)Robert MORRIS (United States)

馬克‧奈比爾(英國)Mark NAPIER (United Kingdom)

羅曼‧歐帕卡(法國)Roman OPALKA (France)

阿德里安‧帕奇(阿爾巴尼亞)Adrian PACI (Albania)

莎拉‧拉赫巴爾(伊朗/美國)Sara RAHBAR (Iran/ United States)

古斯塔沃‧羅馬諾(阿根廷)Gustavo ROMANO (Argentina)

安德烈斯‧塞拉諾(美國)Andres SERRANO (United States)

沃爾夫岡‧史帝勒(德國)Wolfgang STAEHLE (Germany)

史泰拉克(澳洲)Stelarc (Australia)

馬克‧堤區納(英國)Mark TITCHNER (United Kingdom)

蓋文‧特爾克(英國)Gavin TURK (United Kingdom)

蔡佳葳&慈仁建塘(臺灣&西藏)Charwei TSAI & Tsering Tashi GYALTHANG (Taiwan & Tibet)

艾瑞克‧凡‧霍夫(比利時)Eric VAN HOVE (Belgium)

馬爾騰‧凡登‧艾因德(比利時)Maarten VANDEN EYNDE (Belgium)

王建揚(臺灣)WANG Chien-Yang (Taiwan)

班哲明‧沃爾夫(德國)Benjamin WOLFF (Germany)

徐震(中國)XU Zhen (China)

徐渠(中國)XU Qu (China)

楊茂林(臺灣)YANG Mao-Lin (Taiwan)

楊泳梁(中國)YANG Yongliang (China)

葉謹睿(臺灣)C.J. YEH (Taiwan)

余政達(臺灣)YU Cheng-Ta (Taiwan)

袁廣鳴(臺灣)YUAN Goang-Ming (Taiwan)

(廣告)

訊息來源:文化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0694.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