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藝術翻轉中台灣 歌劇院交出成績單

民生@報/文/陳小凌 2018.01.12 10:44

圖說:歌劇院藝術總監王文儀與駐館藝術家王靖惇與顏寧志。歌劇院提供。

 

【文/陳小凌】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幕剛滿週年,打出自辦節目全年平均票房超過9成的佳績,藝術總監王文儀表示,歌劇院除量身打造三大藝術節,亦積極辦理微劇場計畫,扶植在地團隊,更藉由教育推廣活動與造夢計畫播灑藝術種子,翻新了中臺灣表演藝術生態以及市民生活型態;同時,三位駐館藝術家布拉瑞揚、王靖惇與顏寧志,將持續活絡在地創作及藝術欣賞能量。

 

歌劇院開幕迄今入館人數早已超過280萬人次,平均每8.4位台灣人就有一位到訪過歌劇院,其中超過7萬來訪民眾選擇體驗歌劇院專業導覽服務,深入了解歌劇院設計與經營之理念與用心。藝術總監王文儀表示,歌劇院的誕生徹底扭轉了一直以來因票房不佳而被表演團隊稱為「文化沙漠」的臺中城市印象,2017年,共有12萬民眾前來觀賞免費演出,更有21萬民眾購票入場,其中超過五成的觀眾為持有市民卡的臺中市民,表演藝術團隊前來歌劇院演出的意願也有提升,2017年歌劇院大劇院的使用率高達九成,中劇院與小劇場也分別有七成五與六成的高使用頻率,三個劇場外租節目合計共有139檔,平均出租率將近五成。

 

駐館藝術家計畫是為期兩年的長期規劃,以通盤考量創作歷程中各階段所需,除了提供研究費、演出製作費及生活津貼補助之外,也無償提供排練空間、發表機會及行政支援等配套資源,全方位協助藝術家潛心投入研究,並於駐館第二年於歌劇院發表全新作品。

 

目前的三位駐館藝術家布拉瑞揚、王靖惇與顏寧志分別是來自不同創作領域的佼佼者,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於歌劇院2017年巨人系列帶來的雙舞作創下完售好成績,觀眾對感染力強大的舞作讚賞不已,而今年5月布拉瑞揚將帶著新作重回歌劇院舞台。

 

劇場人王靖惇在創作上有過戲劇、舞蹈、音樂等多元嘗試,2017年帶領藝術工作者與民眾在歌劇院進行多場講座與工作坊,更走入校園與學子分享創作心得,以自身藝術養呈經驗與臺中城市文化相互激盪。從事視覺藝術創作的顏寧志同年度亦偕同多位跨界創作者共同開設的聽覺、視覺、觸覺工作坊,結合了藝術、時尚、音樂與肢體,民眾皆感到新奇有趣,大獲好評。在歷經了兩年的駐館,王靖惇與顏寧志都將於今年底進行新作發表,值得關注。

 

歌劇院期待透過「駐館藝術家計畫」加強在地藝術家與民眾的對話,拓展社會關注的角度,進而活絡在地創作及藝術欣賞能量,使歌劇院成為中部地區的藝術聚合地與發射站,而2019年度的駐館藝術家計畫徵選,將於今年10月公布,徵求編劇人才進駐,以期為歌劇院注入全新藝術創作能量。

 

2017年歌劇院除三大系列節目「2017NTT-TIFA」、「夏天來看音樂劇」及「巨人系列」票房均超過九成外,也透過積極舉辦300場包含大師開講的音樂與戲劇沙龍、讓表演藝術工作者互相交流的圓桌會議、陪伴兒童與青少年共度暑假的暑期活動、駐館藝術家的工作坊教育推廣活動,讓民眾不只前來欣賞演出,更可以「看懂」及「聽懂」表演藝術。也大力推動造夢計畫,將中區偏鄉的學子帶到歌劇院欣賞演出,共計5,114位學子在歌劇院體驗了劇場的魔力。

 

2016年底啟動的「微劇場甄選計畫」,將持續於2018年公開徵求臺中地區藝術創作者和團隊的表演藝術創新提案,以期建立在地良好的表演藝術生態系。團隊從小劇場實驗性舞台出發,透過導師制度陪伴團隊發展與修正作品,讓新銳藝術家在歌劇院有公開出道的機會。今年度的「微劇場甄選計畫」將於2月開始徵件,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微劇場徵選多了「聲音」的主題設定,期待團隊針對主題進行創作發想,並於年底發表時,能透過團隊打造的特殊聲音裝置,帶來精彩的展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