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逢甲大學創新教學成果豐碩 獲得教育部肯定

大成報/ 2017.12.28 18:23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教育部12月27日舉辦「跨域學習 · 多元創新」記者會,邀請推動創新教學,尤其在多元及跨領域方面表現優異的大專院校到場分享成果,逢甲大學受邀分享校內創新教學課程及跨域人才培育機制;逢甲校長李秉乾表示,逢甲大學以真實情境,學習解決真實社會問題,使提升學生自我競爭力。

教育部106年推動「教學創新試辦計畫」,回歸以「學生」為主體,並透過各項創新教學工作,引入真實議題、善用專業知識,從「做中學」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知識的跨域能力。教育部長潘文忠強調,以前讀書目的是要通過各階段升學考試,現在讀書是培養面對未來發展所需的前瞻能力,教育應培育學生具有多元創新、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等能力。

而逢甲大學積極提倡教學創新,李秉乾說,校方設置跨領域設計學院(d.School),以創新的思維鏈結產業,培育跨領域人才,強化「創新」及「跨領域」的教學主軸,培養學生設計思考、跨領域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

李秉乾指出,跨領域設計學院以構思(C)、設計(D)、實施(I)、運作(O)為主要教學模式,落實國際頂尖大學所推動的CDIO課程,開設許多專題課程;並由教師及業師組成跨領域教學團隊,指導來自各系所的學生,從教師到學生都是跨領域合作,再以產業提出的問題為主,設計並實作出解決方案,整個教學過程具體發揮逢甲大學做為全臺灣第一所成功加入CDIO國際組織後應有的教育品質。

修習過d.School課程的逢甲運輸物流系四年級王馨謙同學透露,她修的是「無人車」課程,當初是因為對無人車有興趣才修課,沒想到「這堂課成為大學4年來最難忘的課程」。她表示,透過課程認識到設計思考、CDIO的概念,並有機會與來自不同系所的同學進行小組實作;更在課程結束後,有機會參與在加拿大舉辦的2017年CDIO全球年會學生競賽,從跨領域到跨文化,「讓我看到新世界,開拓國際視野」。

熱門關鍵字:

地方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