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台股大豐收的一年。這是台股史上站上萬點時間最久、最穩健的一次,1669家上市櫃公司,上漲家數為1164家,遠勝過於下跌的505家。台股的總市值從27兆元增至31兆元,創下歷史紀錄,照理說平均每位投資者至少資產增值了250萬元。但為什麼小股民依舊無感,仍大喊賺不到錢?
《財訊》報導指出,台股在2017年5月11日再度重返暌違17年之久的萬點,站上時間至今已經長達7個月,也是台股有史以來第一次,但為何台灣股民卻是萬點無感,在PTT留言板上,甚至一面倒地看壞台股?根據證交所統計,2017年以來至12月20日,上市櫃公司上漲的家數多達1164家,遠勝過下跌的505家。台股市值增加4.0923兆元,若以150萬實際投資的活躍人數計算,平均每位股民獲利數字是增加250萬元,但為何散戶沒有感受到荷包變有錢了?
日盛投顧總經理李秀利解釋,台股加權指數是以各上市股票之發行量為權數計算指數值,股本較大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會比較大。福邦證券董事長林火燈說,按照過去經驗,小股民對台積電、大立光等大型權值股、高價股參與度較低,反倒是對中小型為主的櫃買指數最有興趣。但根據統計,相較於台股2017年上漲12%,櫃買中心指數連2014年高點155都未觸碰到,從這裡也可以看到小股民為何這麼悶了!
數據會說話,持有台灣五十比重最高的外資是最大贏家的同時,偏偏小股民有前車之鑑,誤認萬點就是崩盤的開始,所以一見到萬點,一股腦兒加碼T五十反向ETF;但形勢比人強,和外資作對的下場,小股民當然是一大輸家。
外資主導的2017年行情,閉著眼投資中型一百ETF,都有24%報酬率。賴建承補充說,但讓人弔詭的是,台灣五十指數被外資買走,被公認優質的中型一百指數,每日成交量居然不到五十張,顯示小股民連看都不看。 結果反倒是深受小股民偏愛的小型股,在這次萬點行情成為重傷的關鍵。昔日,常提小型股具有籌碼輕盈的優勢,股價波動度高,但這似是而非的道理,此次並未獲得數據的支持。
簡單說,這次萬點攻防戰中,小股民不只是方向、選股都出現了錯誤,才會錯失台股史上榮景最長的萬點大行情。面對即將到來的一八年,《財訊》雙週刊歸納出小股民五大最容易誤犯的投資迷思,由台股大贏家們現身說法,教導股民如何從投資魯蛇變成台股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