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維持現狀和台獨兩者高度重疊並存是絕大多數民意的真實內容,沒有其中一假一真的問題;同樣的,蔡總統也一樣維持現狀和台獨兩者皆真。無論如何,她這樣才符合多數的民意,才不致受到多數民眾的質疑…
林濁水/評論
蔡總統主張以維持現狀為兩岸政策的基本原則,在美麗島電子報公布民眾高達5成4認為她的立場傾向台獨的民調後,對她「假維持現狀,真台獨」的批評接連不斷。面對這樣的批評,官方反應,一方面總統府表面上相應不理;但是另一方面,陸委會公布了台灣民眾支持「廣義維持現狀」的高達86%,似乎在暗示,一切以民意為依歸的政府,維持現狀當然是真的,但是,陸委會這樣做是不是同時也在傳遞總統並非「真台獨」的訊息?沒有人清楚。
「假維持現狀,真台獨」的指控,假設的立場是「維持現狀」和「台獨」是兩個互相對立排斥的認同或立場。
解嚴後到1990年代初,台灣社會運動、政治運動、街頭運動風起雲湧,朝野尖銳對立,1991年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台灣統獨之爭更迅速浮上檯面,這時,掌握台北論述主流的自由派政學界憂心忡忡,紛紛強調兩黨要避免在統獨上面各走極端,兩黨應該儘可能用「維持現狀」取代統獨訴求,爭取中間選民,才能爭取最多的民眾支持,才有利於政黨競爭。
為了勸說國、民兩黨不要尖銳對立,「趨中論」成為台北主流論述,這一個論述認為在兩大政黨競爭的態勢下,兩黨的政策要從對立鮮明的兩極,向居民眾多數的中間靠攏才有利於勝選。(《明居正:向心競爭與中華民國政黨政治之發展》) 由於當時,統獨被認為屬於兩極,而「不統不獨」地維持現狀則居於社會多數, 所以這個論述認為在1992年到1996年之間,台灣選民之中支持統一和台獨的同時快速下滑,而中間贊成維持現狀的卻是與日俱增,代表了民眾的趨中,政黨若自外於這個趨勢將非常不利。1994年4月中國時報做了一份民調,似乎很能印證他們這一個論述。民調問民眾在統、獨、維持現狀三個選項中的立場,發現民眾以台獨為立場的只有14.7%,認同統一的也只有22.2%,但是支持維持現狀的高達44.3%,的確比統獨雙方總合還多。
如果持續觀察聯合報從1994年4月到1996年1月做的這一種三分法的民調,民眾認同趨中的情形就更加明顯了。在不到兩年之間的6次民調中,統一逐步從26%滑落到17%,大幅減少了9%;獨立從17%也小幅滑落到14%;但是維持現狀的,持續上揚巨幅增加了15%,從34%升高到49%。在這短短的期間內,民意竟然呈現了這樣強烈的趨中現象,真是驚人,無怪乎政學界都高度重視。
圖一、聯合報三分法統獨民調
在趨中論當道之下,1990年代,政界的李登輝、許信良、陳水扁是三個最重要的趨中論實踐者或倡導者。
李登輝總統似乎從來沒提到什麼趨中論,但是他把統一色彩濃烈的國民黨在政策上一路向中間拉,採取了諸如務實外交、一中各表等等不同於舊國民黨的政策,拉近了在統獨上和民進黨的距離,這樣做雖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國民黨統派極右勢力的反彈出走,但是卻對中間人士產生了磁吸的效應,於是不只在1996年總統選舉使民進黨潰不成軍,還在十年之間把民進黨的立委選舉得票率一直壓抑在33%以下無法突破,直到總統任職的最後期間,他縱使已經把兩岸定位拉高到國與國關係,但是在「國與國」之前仍舊冠上民進黨難以接受的「特殊」兩個字,還一再強調他從來不主張台獨。換句話說,他走向激進台獨是卸任以後的事,當總統時並不是如此,因此在總統任內的他可以說是成功的趨中論的實踐者。他操作趨中的結果是成功地讓國民黨在本土運動狂飆的1990年代整整十年之間一直穩住一黨獨大的局面。(《林濁水:台灣政黨轉型與民眾統獨意向的變遷》)
另一位趨中論者是許信良,他提出了「危機社會」的論點,認為台灣在中國威脅下,使台灣民眾在國家立場上態度謹慎,和極端主義的統獨保持距離,所以,民進黨必須向中間靠攏才有選舉取勝的機會。至於陳水扁更在1990年代末期明確訴求「新中間路線」以「超越統獨」,並在這樣的路線下發動台獨黨綱的修改攻勢。
然而民眾立場趨中真的在1990年代成為趨勢嗎?
在1994到1996的同一個時間,聯合報又做了一個不同提問方式的統獨系列民調,這個民調系列非常矛盾地提供了民意並沒有在統獨立場上趨中的證據。這一系列民調發現在同在1994年到1996年,統一只下降了5%,獨立只下降3%,而維持現狀也只上升4%,無論統一、獨立、維持現狀的認同在這段期間內波動幅度都很小,同時,認同維持現狀的居然在5次調查中沒有一次達到10%的,完全談不上什麼認同向維持現狀集中的趨中現象。
圖二、聯合報二分法統獨民調
針對同一個社會母體,由同一家機構調查,卻有兩個系列性的民調反映了完全不同的民意,到底那一個系列的民調呈現的才是真正的民意?而其巨大的差異是怎樣造成的?
造成這巨大差別,原因只在於一個問卷向受訪民眾只提示統一和獨立兩個選項,至於維持現狀並不是調查者提示的選項,調查者只被動的接受訪問民眾主動的表態時,再予以統計;而另一個一系列民調向受訪民眾提示了統一、獨立和維持現狀三個選項。前者可以叫二分法民調,後者叫三分法民調。
現在以聯合報同樣在1996年1月依據兩種民調的結果比較如表一:
表一、二分法、三分法、六分法調查結果差異比較表
同一個機構同樣在1996年1月進行調查,二分法的認同獨立和統一的兩項比三分法居然都高出約一倍,兩個調查結果如要同時可信,只能這樣解釋:
在二分法民調中無論是回答統一或獨立的民眾,在遇到三分法問卷提示的維持現狀的選項時,各自都大約有一半會選擇維持現狀,使維持現狀上升到49.0%成為多到比統獨合計起來還多的多數;同樣的,依三分法回答維持現狀的民眾,當遇到二分法的民調時,絕大多數會毫不以為意地分別選擇統一或獨立,而使維持現狀支持者降低到個位數的百分比。
換句話說絕大多數的統派人士不認為維持現狀和統一是不相容的;而絕大多數的獨派民眾同樣認為維持現狀和獨立不是互相排斥的。
1994年開始,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就根據維持現狀和統獨並不是相斥的概念設計了六分法的民調問卷。他的六個選項是:儘快統一、維持現狀再統一、維持現狀再決定、永遠維持現狀、維持現狀再獨立、獨立。
1996年依這一個問卷問出來的民意結果是:
儘快統一:2.5%;維持現狀再統一:19.5%;維持現狀再決定:30.5%;永遠維持現狀:15.3%;維持現狀再獨立:9.5%;獨立:4.1%;無意見:4.1%。
我們可以進一步把儘快統一和維持現狀再統一合併叫廣義的統一;把維持現狀再統一、維持現狀再決定、永遠維持現狀和維持現狀再獨立合併叫廣義的維持現狀;把維持現狀再獨立和獨立合併叫廣義獨立。
合併後的結果是:廣義統一:22.0%;廣義維持現狀:74.8%;廣義獨立:13.6%。
這樣合併讓選項複雜化後發現的是,不表態的民眾大量減少到剩下不到5%;而維持現狀大幅增加到了74.8%之多;至於台獨、統一的認同度則和三分法相當接近。
表二、1989~1995統獨民調總表
同一個聯合報,在同一個時間,用不同的問卷,調查下來,差異居然大成這樣,從這兩種不同調查結論並存的現象出發,再和政大選研究中心的六分法民調做對照之後,結論是:
a、政學界雖然流行把維持現狀和統獨當成互相排斥的選項;但是同意這看法的民眾很少數。
b、絕大多數民眾可以同時選擇統一又選擇維持現狀,或同時選擇獨立又選擇維持現狀,意味的是民眾認為維持現狀和統獨是不同層次的概念,由於層次不同,才可能不相衝突地以重疊的形態並存。
這兩個層次應該這樣區分: 統獨是終極性的立場;維持現狀是階段性的策略。
c、絕大多數民眾選擇維持現狀,呈現的只是路線選擇上或策略上的溫和性,並不表示他們已經排斥了統獨立場,所以民眾在統獨在路線上或策略上的選擇容或有激進溫和之別,並不存在立場上放棄統獨兩極而的趨中的現象。
d、蔡總統長期主張兩岸政策是維持現狀,在美麗島電子報公布民眾高達5成4認為她的立場傾向台獨的民調後,「假維持現狀,真台獨」的批評雖然接連不斷,但是在維持現狀和台獨兩者之間區分真假的批評,既在邏輯上犯了層次混淆的謬誤,也在事實上和多數民眾的認識背道而馳。
維持現狀和台獨兩者高度重疊並存是絕大多數民意的真實內容,沒有其中一假一真的問題;同樣的,蔡總統也一樣維持現狀和台獨兩者皆真。無論如何,她這樣才符合多數的民意,才不致受到多數民眾的質疑;所以除非她要站在多數民眾的對立面,否則她只能繼續以獨立為立場,以維持現狀為階段性策略,並沒有什麼其他可以選擇的空間;至於她表達上對台獨處理得儘可能模糊,則是夾在台灣多數民意和北京統一的意志之間時困於怎樣拿捏表態的兩難。
最後要提到的是,經過分析後,我們可以發現,如果要問的是民眾的兩岸策略選擇,那麼六分法是最好的民調問卷;如果要了解民眾的立場選擇,二分法是最佳的;至於三分法的問卷雖然最能用來印證趨中論,但是在對民意的真實內涵的精準呈現上乏善可陳。
【文中圖表為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