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心房顫動引發腦中風增加 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效預防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7.01.16 00:00

入冬以來,氣溫驟降,薑母鴨、羊肉爐等店鋪食客不斷,不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林瑞泰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別亂吃補,最近腦中風患者明顯變多,不少人就是吃了食補,血壓突然上升,引發中風症狀。

林瑞泰表示,腦中風致病因素為肥胖、抽菸、老化,以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疾病,與心房顫動等心血管疾病等,其中心房顫動所引發腦中風比率逐年增加,值得國人注意。

林瑞泰指出,心房顫動患者為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疾病的高風險族群,更令人擔憂的是,心房顫動患者體內各個器官循環狀況較差,一旦中風,不僅較為嚴重,住院天數也較長,且容易併發肺炎等重大疾病,而術後再發生率也較高。

傳統抗凝血用藥副作用多 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可有效且安全預防心房顫動所引起的腦中風

林瑞泰表示,為了避免二度中風,患者必須持續服用抗凝血劑,傳統用藥為阿斯匹靈、傳統抗凝血藥物,但預防效果不佳,且可能產生致命的副作用,目前已經少人使用。

林瑞泰進一步解釋,傳統抗凝血劑容易與其他藥物及食物產生交互作用,如果藥物濃度變高,則可能引發腸胃道出血,甚至腦出血。反之,濃度過低,則達不到預防效果。

為此,腦中風患者服用時,必須定期回診抽血監測藥物濃度,以調整劑量,相當不便,加上副作用大、出血風險較高,許多醫師擔心藥物副作用會對病人有嚴重影響,不敢給足劑量,無法達到預防二度中風的效果。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林瑞泰提醒,中風後為預防腦血管疾病,長期藥物處方是必須的」,患者有適當的藥物遵從性,才能達到預防再次中風的目的。

七、八年前上市,徹底改變了腦中風預防準則,可以有效且安全的預防心房顫動所引起的腦中風,眾多研究證實,此藥物對於亞洲人預防中風的效果更好。

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交互作用少 可選擇不同藥物劑型

此外,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給藥相對容易,且較少與其他藥物食物產生交互作用,因此,大幅降低了可能危及生命的出血風險,尤其是腸胃道出血、顱內出血。

林瑞泰表示,心房顫動患者常合併其他慢性病,每天需服用許多藥物,因此,順從性很重要,目前已有數種新型抗凝血劑,例如,一天一次、一天兩次劑型,易忘記服藥者可與醫師討論,選擇藥物劑型。

林瑞泰說:「中風後為預防腦血管疾病,長期藥物處方是必須的」,患者有適當的藥物遵從性,才能達到預防再次中風的目的。

台灣腦中風學會推出居家照護宣導影片與衛教海報 提供民眾了解正確照護技巧

除了用藥之外,中風患者在生理層面與心理層面均遭受重大衝擊,因此,照護技巧顯得格外重要,為此,台灣腦中風學會針對中風患者推出居家照護的宣導影片與衛教海報,歡迎民眾於網路觀看。

林瑞泰指出,中風患者在起床位移、換衣/穿衣、進食、上廁所、洗澡/擦澡與服藥等方面,都須要旁人協助打理,透過宣導資料,家屬可以了解正確照護技巧,不致手忙腳亂。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8/50813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