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預防脂肪肝有漏洞,補救方法:捲尺量腰圍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7.01.05 00:00

今天量腰圍了嗎?男、女生的腰圍標準值分別為90公分和80公分,但一項調查發現國人僅2成3有正確認知。專家提醒,腰圍過大代表內臟脂肪太多,未來引發代謝症候群的機率高達5成,連帶罹患脂肪肝的機率也比別人高,嚴重甚至會演變為肝硬化、肝癌,不可不慎!

腰圍過大代表內臟脂肪太多,未來引發代謝症候群的機率高達5成,連帶罹患脂肪肝的機率也比別人高。

標準腰圍是多少?認知錯誤率近8成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2016年針對全台六都1202人進行電訪調查,發現73.0%民眾聽過代謝症候群,但知道男女腰圍標準值為90公分和80公分者僅有23.1%,且能完全答對5項代謝症候群指標者僅3.2%,顯示大部分民眾雖然聽過代謝症候群,卻不知什麼是異常指標,以及罹患代謝症候群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代謝症候群的5大指標包括:腰圍、血壓、血糖、三酸甘油酯,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其中,腰圍是最容易自我監測的項目,只要一卷「腰圍計捲尺」、每天花3秒鐘就能搞定。

為什麼量腰圍很重要?

千禧之愛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蔡克嵩表示,「腰圍」是反映內臟脂肪多寡的指標,對肥胖、脂肪肝、三高慢性病、甚至是發炎相關的癌症等意義重大。多份研究結果發現,腰圍過大有50%代謝症候群預測率,一旦罹患代謝症候群,未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是一般人的6、4、3、2倍,罹病後對家庭都是長期的負擔,

天天量腰圍、健康飲食和維持動態生活,是預防代謝症候群和脂肪肝的習慣準則。

特別需注意的是,代謝症候群患者也可能成為脂肪肝的候選人,研究發現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患者罹患脂肪肝機率超過50%。許多人認為酗酒是造成脂肪肝的元凶,但其實脂肪肝的成因可分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而非酒精性脂肪肝與肥胖、吃太油、高血脂或糖尿病都有很高的關聯性。

輕忽脂肪肝 恐加速「肝病三部曲」的到來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表示,脂肪肝病包括: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雖然大多數的脂肪肝病患者屬於單純性脂肪肝,對肝臟本身影響不大。

不過,若是屬於「脂肪性肝炎」患者,且未將引發脂肪肝的因子去除,例如持續酗酒、體重控制不佳、糖尿病或高血脂控制不良等,就可能進展為嚴重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脂肪性肝炎每年發生肝細胞癌風險高達2%至3%,罹患心腦血管疾病和結腸直腸腫瘤的風險也會增加。

遠離代謝症候群與脂肪肝 量腰圍+2少2多健康飲食

如何才能遠離代謝症候群及其併發症-脂肪肝?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合力呼籲民眾養成固定量腰圍和維持動態生活的習慣,奉行「少油炸、少精製糖、多吃高纖、多抗氧化」的健康飲食原則,預防肥胖和代謝症候群的發生,並且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以瞭解肝臟是否健康。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3/5073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