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今年首見!摘路邊野菇加菜 台東3男中毒嘔瀉

NOWnews/ 2016.12.09 00:00
摘野菇加菜不成反成吃「毒」!食藥署今(9)日公布接獲台東縣衛生局送驗一起民眾誤食毒菇的食物中毒案例,3名男子疑似把有毒的「綠褶菇」錯當成可食用的雞肉絲菇、白色雨傘菇,下肚後1小時即出現噁心、嘔吐、腹絞痛、腹瀉等症狀,緊急就醫所幸無事。這也是食藥署今年首次接獲的誤食野草事件。

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簡任技正曾素香表示,「綠褶菇」是一種中至大型的菇菌,多生長於低海拔闊葉樹林地、草地或農地,本身有毒不可食用,卻因為外表顏色淺、不鮮豔,與可食用的白色雨傘菇及雞肉絲菇相似,是國人最容易誤食中毒的毒菇。

跟白色雨傘菇、雞肉絲菇不同,食藥署提醒,綠褶菇底部菌褶於早期會由白色轉為黃綠色,且菌體受損時會轉為褐色,是辨識的重要特徵;而誤食後1至3小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食藥署統計,國內每年平均發生3至4件誤食野外植物中毒事件,除了把綠褶菇當雞肉絲菇之外,還有不少人會把姑婆芋、歐洲黃菀錯認是可以食用的芋頭和山茼蒿。

曾素香說,許多有毒菇類不易從外觀上加以區別,因此,民眾最好避免自行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菇類,以免因逞一時口腹之慾,造成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一旦因食用不明菇類出現不適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剩餘的食材,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