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台灣「UP」能源轉型走向國際 鄭文燦細數台灣美好、王美花自豪再生能源8年增8倍

上報/上報快訊/呂品逸 2024.05.07 19:32

台灣近年來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越來越高,不僅是科技業立足世界,台灣的風土民情、人文背景、自由和安全,都吸引了全世界大批觀光客來台旅遊。《上報》今天(7日)也與行政院、經濟部、台電及台酒合作,舉辦「台灣UP 沉浸式數為高峰論壇」,更邀請知名主持人吳鳳,向讀者分享台灣這些年做對了什麼,才讓我們持續發光發熱。

吳鳳近年致力於將台灣的各種美好推薦給世界各地的朋友,他舉例旅外網站「InterNations」的統計,指台灣在醫療保健、生活品質的項目上,排名世界第1、第2,而半導體產業也是世界頂尖,將在今天論壇中與觀眾和讀者一起去了解台灣優秀的地方。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近年台灣的國家競爭力被全球看到,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評價中,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在全球排名第6名,光是看數位競爭力,台灣也是排行第9,然而台灣在數位化的努力上是全方位,從智慧國家、智慧政府、智慧產業到智慧生活,都已有許多成就,近年電子支付、電子商務、透明政府等服務都大幅成長。

此外,鄭文燦也提到台灣的淨零轉型,預計在2050年要達12項目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能源轉型,綠電和再生能源需要逐年提高,未來天然氣希望能占發電量的50%,以達到不缺電、供電有韌性、再生能源極大化的目標。而近年投資台灣的金額已達2兆3千億,包括台商回流、中小企業創新投資,希望能補足「五缺」的問題,也希望優秀、成熟、有技術的移工拿到居留權,讓移工變成移民。

至於觀光,原定600萬人次的目標,從疫情後至今已突破640萬人次,預計今年可以達成800萬人次,除了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多元化,也希望對岸能採取開放的觀光政策,讓兩岸觀光正常化,恢復善意的交流。

對於台灣的能源轉型,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灣的綠能發電中,最重要的仍屬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特別是離岸風電,這些年再生能源成長了8倍之多,綠能的發電量也增加2倍。

從風電來看,2016年僅有2座離岸風機,到去年已增為297座;光電部分,屋頂型已成長近8倍,達到8GW的目標,而地面型更是成長了40倍,達到12GW。除此之外,近年政府也致力發展地熱、生質能、海洋能、氫能等發電。

王美花(右)與主持人吳鳳(左)對談時,聊到台灣如何利用光電及土地。(擷取自論壇直播)

王美花提到,403花蓮地震時,有好幾部機組受到傷害,台電在10秒鐘之內就啟用儲備能源先撐住頻率、10分鐘內利用抽蓄水力緊接著增加發電、1小時內天然氣升載加上光電支援,順利維持全台灣的供電,度過地震造成的危機。

此外,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而台積電、聯電等半導體大廠,日前都陸續宣布加入RE100,這也讓國內綠電的需求增加,不過目前國內的供給仍大於需求,未來也會持續讓企業更容易購買到綠電,也讓台灣在能源轉型的路上繼續向前。

台電副總經理暨發言人蔡志孟則說,從發電、輸電、配電到售電給用戶,台電致力於穩固整個供電系統,其中發電端就相當於人體的心臟,台電預測在2030年時用電將增加約700萬瓩,因此計畫在2030年時,新增燃氣機組的發電量在扣除除役機組後,應要淨增910萬瓩,綠能也要新增超過3,000萬瓩。

蔡志孟也強調,光是從今年來看,包括通宵二期更新、大潭增建、台中二期新建等計畫,將會新增上線443.3萬瓩,扣除將除役的315.1萬瓩,今年預計增加128.2萬瓩。

蔡志孟說明,從2012年至今全台停電次數已經下降了7成之多。(擷取自論壇直播)

面對如今的用電曲線,過往白天都以水力發電支撐,但如今有太陽光電替代,水力發電就可以集中於夜間尖峰時段使用;過去電網以三條主幹線貫通南北,如今改為「區域韌性」、「全國融通」雙軌並行;過去電廠都是集中興建,未來將逐漸改為分散的燃氣電廠,除了增加韌性,也具有起停快、興建快、可零碳的特性。

對於近日停電頻傳,蔡志孟解釋其時停電的狀況從2012年起至去年2023年為止,已經下降了7成之多,台電這些年已經慢慢強化配電線路;除此之外,蔡志孟坦言,在台電實施下午4點到晚間10點為尖峰用電時段後,夜間用電趨勢明顯下降,也減輕了用電負載,也更強化了供電的韌性。

《上報》執行副總程鈴惠則分享了作家謝忠道曾稱讚:「台灣人創造了一個天堂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表示許多外國人來到台灣,都愛上了這個安定、安全且擁有自由的國家,而近來台灣科技業、股市、能源轉型等方面一直不斷向上提升,也希望透過這次的論壇,將正能量分享給大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