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當選之際,挾著政治素人的光環及國民黨毀滅性的執政,以超高得票率順利當選台北市長。當選之後,由於必須兌現選前徹查五大弊案的承諾,柯文哲積極、迅速的籌組了廉政委員會。希望藉由該組織跳脫傳統行政體系的沉痾,對五大弊案做出客觀公正的調查。 如今,雖然多數民眾已經幾乎將廉政委員會所遺忘,還記得者也多數認為是台北市政府進行政治鬥爭的黑機關。當初信誓旦旦的五大弊案至今全數查無弊端,其中四大案部分甚至被更為黑箱的政商利益交換而解決,大巨蛋則陷入兩個老頑童的意氣之爭,短期之內看不到解決的跡象。 但回到柯文哲最初籌組廉政會的出發點,或許有人批評是為了政治算計或政治鬥爭,但筆者仍願意肯定市長希望把這幾個台北市政府始終解釋不清楚的案件作一徹底清查的決心。廉政會的失敗,並不在於制度或案件本身,而卻是在於柯市府對法律專業的欠缺以及廉政委員素質良莠不齊,許多委員不但自身有鮮明的政治性格,更有些人有著不良的行事紀錄。以上種種都讓這個原本立意良善的組織如今變成笑話一件。 無獨有偶,蔡英文執政之後也搞了個黨產會。對筆者而言,針對國民黨黨產這個幾十年來被高度政治化、而難以理性處裡的燙手山芋。訂定專法,並由具一定公權力的獨立機關加以釐清並處理絕對有其必要。這絕對符合民進黨及多數民眾希望的轉型正義,對國民黨而言,也是個擺脫歷史包袱的絕佳機會。換句話說,處理的好,黨產條例與黨產會,將是推動台灣進行真正轉型正義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理想終究是理想,台灣現實政治的運作,仍然充滿著選舉考量與藍綠惡鬥的算計。首次取得完全執政的民進黨,並沒有善用民眾給予的機會,好好利用行政與立法的優勢積極推動福國利民的法案;而是將所有精力全部集中於政治鬥爭之上。 這樣的作法,絕對是一種賭注,善於理財投資的人都知道,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當蔡英文及民進黨期待透過高度政治性的黨產問題來建立執政威信的唯一手段,那就必須承擔很大的風險。畢竟黨產問題牽涉歷史久遠,本來就是爛帳一條,而且其中又牽涉太多利害關係人,易言之,不是所有黨產都有問題,也不是所有使用黨產的人,都該被任意侵害他們擁有的合法權益。要在這之間分辨是非,絕對比拚經濟的民生政策容易引發更多爭議,也承擔著更多不確定。 黨產會成立至今,從母法的通過,委員會的組成,到執行業務的方式與手段,很遺憾的,欠缺了司法專業與程序正義。凍結國民黨帳戶與支票,是黨產會對外發出的第一個行政處分。但這處女之作,卻也於今天就被行政法院狠狠打臉,以後面對複雜的黨產問題,黨產會還會犯下多少錯誤? 正義,從來就不只是一種價值,而必須加以實踐,實踐的手段,當然也必須符合對正義的追求。雖有正義之名,卻無正義之實,終究無法擺脫爭議,只會讓台灣民主持續倒退。廉政會如此,黨產會也不例外。這種憲政主義上的討論,也許是身為大律師的顧立雄所無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