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潘文忠談教育施政與願景 把握107契機打造更好未來

青春共和國/採訪/韓國棟 攝影/陳弘岱 2016.10.27 00:00
十二年國教能否落實適性揚才等理想,為臺灣培育未來社會所需的人才?教育部長的施政理念、決心魄力、溝通能力和領導能力,絕對是關鍵。 教育部長潘文忠於接掌教育部隔天(五月二十一日),召開記者會向全國民眾宣示他的教育施政理念:以學生學習權取代國家教育權。 尊重學生學習權,是二十一世紀的教育主流。然而,我國長期以來的升學主義教學,透過考試,尤其是選擇題的命題方式,把多數學生訓練成考試機器,扼殺了他們的創意和思考能力;在高度的填鴨教學和升學壓力之下,也斷送了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雖說十二年國教已經實施兩年多,但重點都聚焦在入學方式的調整。教育部長潘文忠指出,一〇七課綱才是十二年國教的核心工程,真正要落實十二年國教,必須回歸教學現場中最根本的課程、師資和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教育的主體。 一〇七課綱首度針對小一到高三,全面課程革新。一〇七教育工程若能夠落實成功,國民教育就會發生根本性的翻轉──不再以考試成績做為教育目的,而是重視學生的學習歷程,引導他們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適性揚才。 而一〇七課綱能否落實,培育下一代成為未來社會所需的人才,教育部長的施政理念、決心魄力和領導能力,扮演絕對關鍵的角色。 細數一九九四年四一〇教改運動迄今,歷經十二位教育部長,其中,國教背景出身的,就只有潘文忠一人。 過去二十多年的教育改革,一直無法打破升學主義,主因是教改始終跳脫不出頭痛醫頭(調整升學方式)的思維。嫻熟國教問題的潘文忠接任教育部長,代表新政府期待國教問題必須儘速提出有效策略並加速革新。 潘文忠接掌教育部,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巨大浪潮蓄勢待發,這是臺灣教育是否真能脫胎換骨的重要契機。在這關鍵時刻,潘部長如何領導教育施政,迎接一連串重大挑戰?以下是他接受本刊訪談的重點整理。 教育施政但問該不該做 問:您上任次日就召開記者會宣示,十二年國教課綱將於一〇七學年啟動。然而十二年國教課綱並非沒有爭議,社會領綱爭議尤大,為何急於做出「高風險」的宣示,不保留一些彈性空間? 答:教育施政,只問該不該做、能不能做。我考慮的因素包括:時機是否成熟,配套是否完整,會不會引發學生教師和家長的恐慌,能不能為學生帶來正面的學習效益、為社會培育更多更好的人才? 高中職優質計畫已進行了十年,是十二年國教的打底工作;高中職優質化最重要的不是提供學校經費去添購一些硬體設施,而是課程革新和教師增能。我正式就任之前,曾徵詢一些參與高中職優質計畫的高中校長和教師意見,他們都強烈 表示,一〇七課綱若不如期實施,十二年國教就是玩假的。一〇七課綱是十二年國教的靈魂,他們不怕教育課程改革,他們怕的是這股課程革新的動能,在政黨輪替後停了下來。 這次是一股由下而上的改革動力,我不能澆熄來自草根的教育熱情。十二年國教政策既已啟動,不能說停就停。不過,如果教育部仍將施政重點鎖定在入學方式調整,反而忽略課程、師資、教學和評量等真正的核心工程,那麼,十二年國教就是空的。 我在記者會上同時提出教育部今後的施政核心理念,要以國民學習權取代國家教育權,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必須重視學習者個人的差異與學習歷程。無論教師、學校、家長,都不能用同一種標準、進度,套到每個孩子身上。而教師也要從過去講授的角色,調整為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教練,讓每個孩子的特質都有被看見、被培養的機會。適性輔導、多元選修,也會是未來教育施政的重點。 舉例來說,將來要試辦十二年國教全面免試入學的區域,試辦同時,教育部也將依照該區的需求挹注資源,從課程和教學進行根本性的革新。課程設計要能滿足學生多元能力的發展,同時要翻轉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教師要將過去的分數主義調整為重視學生的學習歷程,學生也要從過去課堂被動學習,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扭轉考試領導教學大學考招方式必會調整 問:考試引導教學,如果大學考試招生模式不變,一○七課綱能夠實施成功嗎?答:之前實施的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幾乎每次都有一道「聲韻」考題,雖然命題難度不高,但因聲韻考題和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關聯性,即使語文造詣很高的學者,也未必能回答那種平仄相關問題。為了擠進明星高中,很多國中教師、家長和學生,害怕答錯那道聲韻題而志願下滑,結果教師花了很多心力去教、學生費了很大心思去學這個和生活上沒有什麼關聯的知識,甚至還要去補習。更嚴重的是,有些小學也在教聲韻學的知識,提早扼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首現代詩本來是很有趣的,但是變成考題之後,學生的興趣就受影響了。不曉得有多少孩子被困在這種學習困境裡面。 而試題幾乎都是選擇題,於是補習班、甚至有些教師就研發了「捨去法(刪除法)」教學。透過這種教學法,學生不需要理解問題,就能答對考題得分。這種教學法教出來的學生,無法完整的表達一個想法,但很會考試。 國中如此,高中也一樣。為什麼普通高中的選修課一直無法落實?就是考試引導教學所造成的。十二年國教要落實成功,一定要同時面對課程、師資、教學、評量和大學入學方式等這幾個面向的改革。這幾個基礎工程沒有做好,十二年國教就是空的。 入學考試形式以及大學選才方式,就像指揮棒,會決定高中選修課程是否能夠落實,也會牽引整個國教的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 長期以來,我們的高中和大學,就像「楚河漢界」,各管各的。為落實十二年國教,一定要處理這個問題。大學招生考試,命題一定要涵蓋完整的高中學習內容,且符合新課程的設計,否則就會像前面所提的,高中即使開了選修課程,也很快會變成「掛羊頭賣狗肉」,被補習班打垮。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