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大奉打更人 鄭恩地

十二年國教課綱 關鍵變革》教出終身學習的未來公民

青春共和國/採訪/何星瑩 攝影/陳弘岱 2016.10.27 00:00
有人說,未來的工作,有六成現在還沒出現。那麼,現在的教育教出的孩子,能勝任未來的新行業嗎?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洪詠善說,如果教育無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觀察,探究真實世界、解決問題,答案也就呼之欲出。 世界在改變,教育也得跟著動,即將於一○七年實施的十二年國教課綱,背負著培養學生適應當代社會、迎接未來挑戰的重擔。 談社會發展趨勢對教育帶來的挑戰,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洪詠善說:「我們要面對的是,知識演化週期愈來愈短。知識不斷更新,工具也持續翻新。」但是問題來了,既然知識不是唯一、教科書不能當聖經,「那麼,學生到底要學什麼?」 素養導向讓學生成為終身學習的人 為了回應這個問題,課堂的教學風貌需要改變。臺灣近年有許多教師進行嘗試,翻轉學科知識本位、教師單向講述,以及一本教科書走天下的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為主體,並且重視學習方法、學習過程,以及跨領域及統整應用能力的多元學習模式。對此,新課綱也做出相應的回應,以素養導向、適性教學等內涵,來推動變革。 乍聽之下,十二年國教課綱的改革宣示,和當年九年一貫「倡能力、催活化」如出一轍,就連它提出的「核心素養能力」,也與九年一貫的「能力指標」極為相似。 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規畫組組長李文富強調,相較於「能力指標」,新課綱的核心素養能力,是一個更統整的概念,它強調知、行、態度三者並重,表現在各領域綱要之中,同時依據知識面的「學習內容」以及情意與能 力面的「學習表現」,發展課程,並且鼓勵多元評量。知識統整應用、探究與實作等活化教學課程,直接納入課綱,教學現場不做不行。期望好的理念不再「落實不足、流於形式」。 世界變動快速,新的知識不斷產出。「學生到底要學什麼?」在未來,已知的事情都可能變成未知,新的未知也將不斷出現,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是懂得自行觀察真實世界裡的現象,探究因果,並且從中學習。「所以說,學會學習以做 到終身學習,非常重要!」洪詠善說,核心素養,講的也就是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此外,除了「倡能力、催活化」外,新課綱還期望能替「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意義、引發學習動機」的老課題,找到新的突破點。 事實上,核心素養的意義,不只是要培養「具終身學習能力的全人」,做為新課綱的上位概念,它既能統整各領域綱要,為不同領域教師創造科際對話可能,也能連貫各學習階段,讓國小至高中的教學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成為一個累積發展的過程。 無論是核心素養,或是新課綱的規畫,都其來有自。洪詠善表示,在研修新課綱之前,國教院進行了八十九個基礎研究,分析比較世界主要國家的課程架構、內涵、時數分配、部定必選修課程及比例,同時也參考PISA(國際學生評量方案)、 PIRLS(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TIMSS(國際數學與科學成就趨勢調查)等國際評比,以及國內的TASA學力檢測。透過掌握國際教育趨勢,以及國內學生學習狀況,為新課綱研修奠定基礎。 必修降、選修增落實適性栽培每個人「每個學生都是寶,都應該被栽培。」這不是陳腔濫調,洪詠善說,因為臺灣產業轉型需要多元人才,也因為少子化趨勢,更顯現教育「多元適性」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重新審視高中學習階段,李文富指出,從高中到大學的教育已經普 及化,甚至出現M型化現象。過早與過度的專業、分化,只能順應學術傾向學生的需求,但若是調降教學難度,適應非學術傾向學生的需要,反而限縮前者發展潛能的空間。「所以降低必修、增加選修,讓學術型傾向的人往選修繼續衝,想學實務應用的也有路讓他走,不要所有人綁在一起。」 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數學家、物理學家、地球科學家,在採訪領綱研修小組委員的過程中,幾乎所有人一致強調這一點。以數學為例,學生進入高二就會分別修習A類、B類進行試探、分化;進入高三後,數學非必修,可以自由選修數甲、數乙或不選。 這類選修課程,又稱為部定的「加深加廣選修」,目的在提供專業、分化,或進行領域內跨科開課,以銜接大學進路。 除了部定的加深加廣選修外,新課綱另外規畫校訂的「多元選修」。校訂選修與校訂必修的概念相同,是開放空間給學校建立特色課程,課程設計彈性大,期待每一個學校依在地性、教師專長,讓課程發展出多樣性,但校訂必修課程必須以專題、實作、探索體驗類型為主。 洪詠善說,為了適性而開放的選修與校訂空間,新課綱勾勒出「一生一課表」的理想藍圖。不過,要順利開出選修課,教師要花時間增能、學生要懂得選課、學校要提供更多的教室與設備、資源。能不能落實,需要動起來找方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