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只為了教出畢業後可以進入職場的技術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自學能力。技術與人文素養,是一體的兩面。 參加「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aipei Media School 簡稱TMS)甄選面談,顯得膽怯、缺乏自信的學生們不會知道,是他們讓原本忐忑不安的校長更有信心,相信這所新創實驗教育「學校」,可以帶給學生更豐富的學習。 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去年開始籌備,今年五月招生之前才接任校長的小野,面對眾多家長期待,又看到一些國中會考成績不錯的學生,願意放棄前三志願,選擇影視音實驗教育,讓小野充滿壓力。他不知道是否能給予這些學生,比體制教育更多的成長。 六月底,甄選面談進行到第二天,陸續看到各具特色的學生,小野愈來愈高興,他有信心的說,「這些孩子交給我們,絕對比他原本待的地方更好。」 小野自一九九O年代策畫電視紀錄片《尋找臺灣生命力》,接觸到剛萌芽的實驗教育「森林小學」,二十多年來一直為臺灣教育改革搖旗吶喊,期待體制教育有所改變,現在自己當起實驗教育機構的校長。小野談到,教育的目的是要啟蒙、發掘個人的潛能;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只能用一套機制應付所有孩子,是體制教育最大的問題。 雖然二十多年來,體制教育已經有不少變革,但是考試領導升學的框架仍未改變;國中「免試」仍然需要「會考」。小野說,考試成為教育的目的,使得許多學生在這一套教育機制中感到挫敗。 這次招生,有一百多位學生進入第二階段面談。小野觀察到,很多學生顯得畏怯、沒有自信。其實他們大都有音樂、美術、舞蹈或體育等才藝,「可是為什麼這麼沒有信心?」他推測,在體制教育中挫敗,學習不快樂,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小野認為,實驗教育想做的,便是要讓孩子在探索中,肯定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非但不會自卑,反而因為不一樣,找到自我價值。 面對高中階段的青少年,小野提起剛結束的臺北電影節表示,這次有幾部外國電影談十五歲的青少年,西方世界這個年紀的青少年已經像個大人,能自己決定許多事,但我們社會總仍將十五歲視為小孩,許多關係到他們人生的事情,常常仍是由父母代為決定。臺灣的學生不被鼓勵思考念書是為了什麼,自己的人生要什麼。小野認為,大人應該把十五歲青少年視為準成人,讓他們在心態上獨立自主,才能知道自己要什麼。 這次參加面談的學生,除了原本即接受實驗教育或自學的學生,有八O%是來自體制教育的學生;除了國中應屆畢業生,有四十多位還是從高中職轉換跑道的。 小野提到,這批學生的素養都不錯,但他們在體制教育中的選擇並不多。既有的技職教育,課程必須依循課綱,國英數等學科比重很高;小野表示,透過學生面談才知道,他們想學技術,但技職教育仍以升學為導向,鼓勵畢業繼續考科技大學,「來報名的學生,都是對我們強調實作的課程感興趣。」 TMS是全國第一所技術型實驗教育機構,然而,如果只是學門技術,傳統師徒制也行,為什麼需要實驗教育?小野認為,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教出畢業後可以直接進職場的人才,還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自學能力。 (全文詳見《青春共和國》2016/8 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