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同為文明的重要根基。然而,在就業市場中,非應用性的文史學科經常受到輕忽。為了扭轉此一現象,每年暑期,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都會聚集臺灣各地兩百名升高二學生,以兩週課程,學習人文及社會科學,燃起他們對人文科學的興趣及熱情。 「講師的講課風格,通常都深入淺出,而且跟學生很容易互動、視野很活潑。」作為今年計畫主持人之一,臺大臺文所教授蘇碩斌指出,營隊課程包羅二十一堂學科,講師不但是專業學者,師生互動也非常流暢精采。 二十一門學科 打開人文眼睛 花蓮高中升高二的謝秉霖表示,印象最深刻的營隊課程,有政治領域的「淺談政治學的範疇與方法」和文學領域的「文學與當代臺灣社會」。前者提出的臺灣賄選訴訟的研究分析數據,和「法院是國民黨開的」的普遍認知相左,刺激學員們重新思考現象與成因,而這樣的概念突破,讓謝秉霖留下深刻印象;後者由臺文研究學者陳芳明講述,他鼓勵大家為臺灣文學注入非漢人、女性、同性戀的觀點,不走主流和已經走過的路,拓寬學員們的想像。 另外,用小遊戲介紹哲學概念的「哲學遊戲與邏輯思考」,以及《我愛高跟鞋》、《核你到永遠》兩支紀錄片的欣賞,也讓謝秉霖覺得獲益匪淺。 為了解學習成效,也提供學員「再思考」的機會,學員每天必須選當天的一門課,繳交至少三百字心得,由十四位來自各人文及社會學科的臺大博士生隊輔,擔綱批改。 這些隊輔對於學員心得的要求與回饋,因人而異,有的要求將課堂內容結合反思心得;有的要求邏輯縝密、論述具條理性;有的評論不多,但會拋給學員更多問題,深化討論與思辨。無論哪一種,都要學員進行不同的思維訓練。 部分晚間時段,營隊安排隊輔帶領學員討論各種議題,形式依隊輔帶領方式而異,呈現多種風格。謝秉霖指出,他在討論中,從各地各校的學員身上,聽到很多新概念,特別對於與學權相關的服儀、朝會次數、無性別廁所等討論,有深刻的印象。 田野實察 走進在地人的故事 在學科課程與討論、思辨練習之外,田野實察是營隊的另一個重點課程。各組分別前往十四個場域,如寶藏巖、新北投中心新村、南機場社區等,用半天時間,聆聽當地社區發展協會人員或研究者的導覽,再以一天時間,進行訪談與文獻分析。 田野實察的目的,在培養學員觀察現實的社會現象,產生問題意識,並且嘗試進行因果關係推論。此外,還鼓勵他們以不同的觀點去觀看、不同的方法去分析。 南機場社區是謝秉霖的小隊的田野地點,他們透過都更、孩童教育、老人長照三個面向,與社區居民進行訪談。謝秉霖分享,當地住的多是低收入戶、隔代教養、新住民等弱勢家庭,他們的報告,也關注當地的孩童教育,包括里長自費設立的國小課輔班。 訪談時,里長提到社區裡,幾個孩童誤入歧途的故事,他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自掏腰包設立課輔班,讓孩童放學後有地方去。他十七年來努力幫助中輟青少年、弱勢孩童的事蹟,令學員們動容。 小論文混組 磨練學員presentation 田野實察的成果,最後以一萬多字的書面報告與口頭報告呈現。在口頭報告部分,營隊今年首度嘗試混組討論,將學員重新打散成十四組,每個人都會代表自己原本的組別,在新組別裡報告研究成果,宛如一場小研討會。 學員在混組討論中,可以磨練提問與質疑的能力,也必須對他人的提問有所回覆。學員經過充實的學術訓練後,回到學校,能繼續散播專業知識,與同學分享這些學科帶給他們思辨、多元價值與重要觀點。 (全文詳見《青春共和國》2016/8 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