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彈指,手上的撲克牌黑桃A立刻變成紅心K;再翻手,撲克牌竟然就憑空消失。今年十五歲的沈聲瀚喜歡表演魔術,能夠用魔術讓人驚奇,給他無比的成就感;他在YouTube經營的魔術、花式撲克牌教學頻道,擁有上萬訂閱戶。 沈聲瀚是申請個人自學的高中生,從國二起自學,至今已滿兩年,魔術是打開他學習興趣大門的鑰匙。 從小沈聲瀚就對學校教授的學科提不起興趣,成績只有中下程度。小學三年級時發現有妥瑞症,以及輕微的閱讀障礙,更造成不少學習的困擾。但父母仍盡力與學校溝通,不因疾病放棄體制教育。 因為喜歡運動,妥瑞症也需要大量消耗體力,沈聲瀚國中進入體育班就讀。然而,校園霸凌盛行,讓他飽受壓力,不得不轉學。進入新的國中就讀,在考試領導教學的狀況下,他無法真正弄懂學科,惡性循環,成績愈來愈差。沈聲瀚說,雖然父母不在意他的成績好壞,但在體制教育環境下,他只是為了提升成績而念書,從未出於學習興趣而讀書。 國二開始,沈聲瀚嘗試自學。他透過「均一教育平臺」等線上教學課程,學習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這五大科目,對有興趣的學習主題,也會另找學習資源。在這過程中,他無意間看到一段魔術短片,燃起了對魔術的興趣。 為了學魔術,想看懂國外的教學影片,他開始自學英文;為了能將自己所學的魔術與人分享,他又學起攝影、剪輯,製作影音短片。魔術表演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於透過言語、姿體動作等「錯誤引導」的技巧,引導觀眾的注意力,誤導大腦的判斷,產生魔術的錯覺。沈聲瀚對此深感興趣,更進而研究起心理學。 舉例來說,他讓記者在一到十的數字中,在內心選擇一個,他能準確猜到所選的是「七」。沈聲翰解釋說,其實在他陳述問題的當下,已經隨手畫出數字「7」的軌跡,給予受測者暗示;並經由口誦一至十數字的程序,觀察受測者聽到數字時,肢體下意識的動作,加以確認受測者受到暗示。這類與大腦錯覺、催眠有關的知識,就是他所學的心理學。 自學初期,沈聲瀚由母親為他安排課程與進度,但在發掘自己的學習興趣後,至今所有的學習內容,都由他自己規畫安排。 他的學習清單中,國英數等學科只占了一半,英文又占了其中六成,數學也只打算學完國中程度。沈聲瀚說,自學生因為在體制教育中受到挫折,剛開始自學的時候容易缺乏信心,不敢放棄學科,又喜歡拿自己和別人比較;但他現在已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科只要具備基礎能力就好。 (全文詳見《青春共和國》2016/8 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