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紐約法拉盛時光流轉 意想不到的發展

中央社/ 2016.08.15 00:00
特派員看世界專欄(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15日專電)30年時光,紐約法拉盛(Flushing)從紐約皇后區北方的小鎮發展成今天北美最大華人社區,它的成長及都市發展,完全意想不到,由下而上、新移民自主的都更運動。

1898年紐約市進行市區合併前,法拉盛是皇后區一個小鎮。在從紐約心臟地帶時報廣場起點的7號地鐵紫色線通車到法拉盛後,它成為擁有龐大華人及朝鮮族人的商業及住宅區。

1980年代開始,台灣新移民來到紐約,語言隔閡,加上曼哈頓華埠擁擠及高生活消費,讓這批拓荒者轉移陣地來到距離曼哈頓40分鐘車程的法拉盛,就這樣開闢新天地。

這些台灣新移民沒有想到一待就變成房東、地主,尤其是911恐怖攻擊後,住在曼哈頓下城,尤其是華埠的華人更紛紛遷到法拉盛,時空環境下,它的規模早已超越曼哈頓華埠。

談到法拉盛,40年前來自台灣的僑界大老陳隆豐以「不能想像的發展」形容。他說,法拉盛從未獲市政府關愛眼神,它的發展不是來自政府的都市更新計畫,是新移民由下往上、自發性的都更形成。

陳隆豐舉法拉盛市中心許多大樓,包括已成地標之一的飛越皇后(Queens Crossing)商辦大樓,到臨近巷弄的公寓樓房都是新移民自主推動的都更,從未見政府的影子。

最近10年,法拉盛市區依舊可見大興土木,高樓一棟一棟蓋,房價持續飆漲。不講市中心的商辦大樓,就拿鄰近美職棒大都會球隊的花旗球場(Citi Field)及美網公開賽場地不遠的Skyview住商混合大樓,1間2房1廳的公寓要價上百萬美元,基本上已追上曼哈頓水準。

房地產經紀人說,來法拉盛尋找住房的人,包括從紐約其他社區搬來的華裔美國人、希望與親戚住近些的新移民,以及一些把郊區大房子換成小公寓的空巢老人等。尤其是投資房地產出租的中國大陸富裕買家,更讓這波房價漲的讓人吃不消,而一些負作用也跟著持續發酵,包括店租高漲、經商不易等。

法拉盛是地鐵7號終點站,鄰近紐約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 Airport),又是兩條主要高速公路I495及I678主要交會處,以及幾十線公車轉運站,長島鐵路在法拉盛也設站,隱然已有小型都會城市輪廓,更加速另一波新住民進入,尤其是晚近大陸改革開放後的新移民及韓國人。

法拉盛作為住宅區吸引力在於,這裡集中了亞洲人的生活與文化,發展出具有濃厚東亞風味的商圈。「除了曼哈頓,哪裡能找到一個一週7天24小時不眠不休的地方?」來自香港的紐約市議員顧雅明(Peter Koo)如此說。

顧雅明30年前來美求學,主修藥學,畢業後從藥劑師開始,進而發展在法拉盛擁有多家藥店,甚至藥而優從政,選上市議員,已為明年第2度連任準備中。

他剛替法拉盛爭取到整修主要幹道緬街(Main Street)的路平專案。他說,「法拉盛太方便了。在方圓十個街口裡,你想做任何事都能辦到。」「這裡應有盡有,而且他們(新移民)還可以說中文。」

尤其7號線終點站的緬街與羅斯福大道(RooseveltAve)交叉處,從十字路口延伸出去,到處是滿坑滿谷男女老少華人,說著大江南北不同口音,兩旁商家盡是中文招牌,舉凡大宴小酌、美容美髮、醫療保險,應有盡有。

就因為講中文嘛也通,加上群聚效應,讓法拉盛新一波來自大陸各省人馬湧進,廣東話或台語已非主流,多少讓一些人有種莫名的傷感,這種感傷反應在飲食上亦是如此。

台灣移民前輩1980年代左右落腳法拉盛後,胼手胝足地開了幾家餐館,台灣菜餚便逐漸在法拉盛開展,讓不少遊子唇齒間都有鄉愁與幸福,惟時光荏苒,風光不再,1990年後隨著大陸移民者漸增,北港台菜林老闆回憶說,2000年開始,法拉盛飲食地圖有所變化。台灣移民逐漸減少,大陸移民日增,因應大陸各省移民胃口,法拉盛逐漸出現大江南北各式菜餚。

事實上,除了傳統的台菜、粵菜館與江浙餐館,過去10年,法拉盛的川菜、湘菜、福州菜、魯菜館如雨後春筍般一家一家開,還有穆斯林飲食的清真餐館。其中魯菜與東北菜的家數或密度甚至位居北美之冠,這也是當初大家意想不到的。

法拉盛的便利及發展性,早已超出許多人預期,這個鄉村小鎮,曾是美國前總統雷根夫人南西(Nancy Reagan)居住的地方,它也不再只是經濟小城,更是政治中心,除了顧雅明,美東首位女性、亞裔聯邦國會眾議員孟昭文及韓裔紐約州眾議員金兌錫(Ron Kim)都出自於此,包括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選戰開打以來,已經造訪2次,顯見其重要性。

從一波波新移民進駐、商圈發展、餐飲版圖、移民版塊,看到法拉盛的城市興起及歷史過往,但它所帶來的髒亂、擁擠交通、街容等,也正考驗這個都會小城能否從麻雀變鳳凰?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