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特斯拉股價 台股 鄭雨盛

道歉VS.親密關係 I’m Sorry! 不分長幼尊卑

青春共和國/文/游昇俯 2016.06.17 00:00
知心好友間的相處,常因為太過熟稔導致大而化之,卻也因此常會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個人自以為是的幽默,卻可能傷到他人的自尊而不自知。 不過,往往因為受傷的一方沒有表示委屈,犯錯的人便無法察覺道歉的必要。 人都愛面子,都有自尊心,所以道歉從來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都是抱歉在心口難開。但是,道歉確實是修復關係的不二法門。 道歉並沒有SOP標準作業程序,能夠真誠的跨出這一步,受損的關係才有機會復原,毀壞的人生才有往下走的勇氣。 圖文創作者郭漁,向摯友道歉,化解心結;歷史教師黃惠貞,向學生道歉,實踐和學生講理的信念;專職家庭教師吳曉樂,則因母親的道歉,獲得重新開展人生的機會。看他們如何跨出道歉這一步,藉由道歉修補彼此關係,成為更好的人。 踩到紅線 郭漁跟兄弟說抱歉 郭漁和良根是知名的圖文創作兄弟檔,他們的作品曾奪得德國紅點及IF等設計大獎,總能喚起不少人的生活記憶。負責用文字讓作品說話的哥哥郭漁,從小就喜歡把看過的漫畫、布袋戲劇情,加以延伸杜撰,在同儕中說笑、自娛娛人;但玩過頭的他,把國中好友的糗事當笑料,造成對方的不快,卻也讓他真正學會了道歉。 國中時,郭漁雖然和班上同學的感情不錯,但只有老柯是可以談心事的對象,彼此經常分享青春期的躁動,以及各種心事。身形比郭漁魁梧的老柯,還為愛逞口舌之快、常無意間得罪人的郭漁,擋掉不少麻煩。 然而,某天老柯在課堂上放了響屁,成為全班的笑柄,身為好友的郭漁也在取笑之列,更屢屢背著他,拿此事作為同學間的笑談。郭漁甚至在寄給老柯的耶誕賀卡上,又重提舊事開玩笑。老柯透過回贈的耶誕卡明言,希望郭漁不要再開這個玩笑。郭漁這才驚覺,面對別人取笑總是默不作聲的老柯,其實很在意,於是下次見面時,便當面向老柯道歉。 知心好友間的相處,常因為太過熟稔導致大而化之,卻也因此常會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個人自以為是的幽默,卻可能傷到他人的自尊而不自知。當郭漁知道玩笑造成老柯不舒服後,立即道歉,也當下化解了好友不願言明的心結。 不過,往往因為受傷的一方沒有表示委屈,犯錯的人便無法察覺道歉的必要。只有知道自己有錯的人,才懂得道歉反省。 郭漁和良根兩兄弟從小感情和睦,彼此之間或有吵鬧,但仍互相友愛,沒有需要道歉的狀況。只有一次鬥嘴,郭漁受良根言語挑釁,憤而將他組裝收藏的樂高模型拆毀,事後郭漁覺得有道歉的必要。 由於良根個性溫和,因此對模型被破壞,並未表示不滿;但隨著年紀漸長,郭漁反省到自己衝動的個性,輕忽弟弟投注心血的付出,始終覺得欠弟弟一個道歉。對郭漁來說,自覺虧欠弟弟一個道歉,提醒著他把握善待彼此的機會;懂得道歉,是珍惜彼此關係的表現。 侵犯受教權 黃惠貞跟學生說抱歉 去年高中生反黑箱課綱學運中,出席講座、上談話節目,慷慨陳詞,談論課綱微調的爭議,以行動聲援學生的板橋高中歷史教師黃惠貞,也曾公開向學生道歉。 在傳統的權力關係中,學生只要與老師起爭執,不論誰是誰非,學生往往是需要道歉的一方。師生關係中,罕見老師向學生道歉的案例,但黃惠貞初任教職時,便曾為了把學生趕出教室,公開向學生道歉。 十七年前,黃惠貞的第一份教職,是在一所私立學校擔任代理教師,教到一個男生佔多數的高二班級,班上男學生喜歡在她講課間隙說有色笑料,既造成她的教學困擾,又擾亂上課秩序,黃惠貞遂在盛怒之下,強令帶頭的一個男學生到教室外罰站。 然而,將學生攆出教室,事關學生受教權。當時尚沒有教師證照的黃惠貞,在接受校長約談後,便回頭翻查教育法規;下一週上課時,向學生解釋來龍去脈,為她侵犯學生聽課的權益,向遭罰站的學生道歉。 黃惠貞認為有錯就須道歉,但她的道歉卻是學生始料未及,學生感到驚訝之餘,也認為她是可以溝通的好老師。這次道歉,意外讓黃惠貞獲得學生信任,讓師生往後在課堂上有更好的互動。 回首從前,黃惠貞自己求學的過程中,就是個容易與師長發生衝突的學生。每當遇到只講威權與長幼尊卑、不講道理的老師,黃惠貞便容易與老師發生衝突。自身成長經驗,加上大學時閱讀社會學書籍,讓黃惠貞對師生倫理隱含的權力關係更有自覺。因此,自己成為老師後,黃惠貞堅持不以態度為理由處罰學生,當師生有摩擦,必定讓學生充分表示意見。 傳統觀念下的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智者,在這樣的觀念下,老師不會犯錯,也不能犯錯。但是道歉可以拉平老師與學生的尊卑位階,進而產生相互對話的可能。黃惠貞認為,現代社會知識普及、變化迅速,教師應該是引導的角色,不必堅持做智者,懂得道歉,有助於與學生對話學習;老師願意為錯誤反省道歉,學生能感受到老師對事實與真理的在乎,也會更尊重老師。 干預選擇權 媽媽跟吳曉樂說抱歉 寫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見證臺灣考試制度下扭曲的親子關係的專職家教老師吳曉樂,自己也有過一番家庭革命。 高中即嶄露語文天賦的吳曉樂,一心嚮往就讀外文系,但在升大學時,卻遭以往開明的母親干預了人生選擇;對家庭債務深感恐懼的母親,迫使她就讀毫無興趣的法律系。 從小有讀書天賦,進入臺大法律系後的吳曉樂,整天在法律術語與程序中打轉,卻愈讀愈痛苦。升上大二的她,每當週末假期結束,總要拖到最後一刻,才肯從臺中老家搭上返回臺北學校的客運。 母親後來也意識到不對勁,女兒的掙扎她都看在眼裡,每次只要吳曉樂返校的客運一離開,母親就會忍不住掉下淚來。雖然介入了孩子的未來,但母親對此進退維谷的僵局,也束手無策。母親只能向吳曉樂承認,讓她念法律系是個錯誤的決定,也多次為強制決定女兒未來的道路感到懊悔。 道歉很難說出口,但接受道歉也不容易。母親無法為女兒走錯的路,找到改變的可能,即使道了歉,仍讓吳曉樂一時間難以釋懷。 好不容易撐到畢業,吳曉樂決定不參加律師考試。母親眼見女兒放棄成為律師,沒有工作保障,無法克制內心的不安,再度干預女兒的選擇,執意要她取得律師資格。惡夢捲土重來,帶給吳曉樂精神上極大的折磨,母女衝突激化,她甚至向母親怒吼,「這個人生不是我自己的,你根本不懂!」 畢業後,吳曉樂先以家教為生,母女僵持近半年,但隨著家教的案子越接越多,收入甚至高於執業律師,家庭債務也清償得差不多,母親才發現,當律師不是唯一的理想出路。母親只能再次道歉,甚至因為女兒以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條路,讓她更自責,懷疑是因為自己的愚昧,反而耽誤女兒的前程。 母親因為恐懼和不安而犯錯,但她不斷以道歉試圖修補錯誤造成的傷口。家教經驗讓吳曉樂看到許多父母以愛為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孩子身上,而未意識到愛會傷人。因此她感激母親,願意用一次次道歉,坦承錯誤,讓她不必做父母意志下的孩子,讓她耗費的人生有重新開始的可能。 道歉要能發揮修復功能,還需要被理解。吳曉樂從媽媽的道歉裡看到真正的愛,因理解母親的道歉,回過頭來,她也試著化解母親的愧疚,讓媽媽能從歉疚中真正走出來。 雜誌簡介 《青春共和國》雜誌以補充國高中教育在讀寫力,科學力,思辨力,資訊整合力,國際觀,生活素養方面的不足,協助培養青少年學子立足未來知識社會所需的六大能力。這是一本陪伴青少年邁入成人的準備之書,也是一本準公民的通識雜誌。 官方網站:青春共和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