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孩子老抱怨你偏心?這樣做讓寶貝覺得公平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媽咪寶貝 2016.06.17 00:00

「媽咪,妳偏心!」「爸比,你都只親弟弟卻不親我。」相信這一類的話語在家庭中擁有兩個孩子以上常會聽到,奇怪的是明明手心手背都是肉,給予的關愛一樣多,為何孩子仍會產生如此反應?到底該怎麼做,孩子才能感受到爸媽的愛與公平?

公平,就字面上的意義來說,就是不偏私。然而,大多數的爸媽容易陷入一種表面上的公平,即將公平量化,例如:今天給姊姊2顆糖果,因此,也給弟弟2顆糖果。但對孩子來說,公平的定義更為廣泛,包括爸媽對待自己與其他手足的態度是否相同、關愛是否足夠、有無被忽略等,這些都納入孩子的考量範圍。

偏心,天性使然的一種行為

大多數爸媽聽到孩子說出偏心時,難免感到納悶:「奇怪,我明明對孩子一樣好,為什麼孩子還會這樣說?」其實偏心是相當自然的行為,爸媽會因為孩子的個性、長相、長幼排序、性別或行為符合自身期待,與那位孩子有生命共同體的感覺,自然而然的對那位孩子比較好,無形中忽略其他孩子的感受。

不過,雖然偏心很正常,卻不能視為理所當然,當孩子反映爸媽「偏心」、「不公平」時,就代表內心已經忍耐一段時間,親子關係出現狀況,爸媽必須開始反省到底教養上出了什麼問題,並且著手解決。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王意中指出,當孩子會開始明確感受爸媽對家中其他成員比較好時,大約是在2~3歲,此時孩子已經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對人際關係有一定的認識,也會觀察周遭的人、事、物,因此,當家中出現新成員時,更會注意且比較爸媽對待自己與其他手足間的態度是否相同。

當爸媽很明顯的對兄弟、姊妹中的某一方比較好時,孩子心裡其實會感到不舒服,例如:媽咪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弟弟、總是要求姊姊要讓弟弟、每次下班回來都先抱姊姊、分送點心或玩具時都先給哥哥後才輪到妹妹等,長期下來,孩子會將注意力放在受到較多疼愛的那一方,當不舒服的程度到達相當嚴重的程度,就開始哭鬧,希望獲得爸媽的關愛,甚至開始討厭其他手足。

或許爸媽會認為態度上的差異並沒有什麼關係,甚至根本沒察覺,事實上,這些細微的態度與表現無形中都對孩子造成了影響,長期下來,受寵的孩子可能會較驕縱、傲慢與自私,不被受寵的孩子可能會與家庭關係較疏離,抑或較有憂鬱傾向,建議爸媽應該隨時注意孩子的需求,並且省察自己的行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爸媽心中是獨一無二,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媽咪寶貝】2016年06月號。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1/3868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