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RMIT資深招生經理蒞臨逢甲大學 分享國際化成功經驗

中央社/ 2016.04.11 00:00
RMIT資深招生經理蒞臨逢甲大學 分享國際化成功經驗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60411 15:09:50)近來媒體高度關注少子化及台灣高教國際化,逢甲大學也經由標竿學習,積極與知名國際化大學合作,借鏡國外大學的經驗成功轉型。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是逢甲大學第一個國際合作辦學專案,該校擁有73900多名學生,其中包括近29000名國際學生,學生的國際化背景居世界第6位。RMIT與逢甲大學交流密切,繼去年(2015年)10月RMIT學生輔導團隊蒞校,今年2月底逢甲大學國際學院院長親赴RMIT拜訪,日前RMIT資深招生經理約瑟.陶(Joseph Dao)也造訪逢甲大學。

約瑟已在RMIT服務20多年,約瑟表示,RMIT剛度過128歲生日,是澳洲國際聲望極高的學校,被評鑑為澳洲五星級大學,也是全球新興大學排名第32名,不少科系更躋身QS全球百大科系。他進一步說明,國際化對RMIT來說非常重要,如今全球經濟緊密連結,國際化既能為國際市場提供優質勞動力,更能將澳洲教育推廣到海外,擴展學校網絡,為畢業生建立潛在人脈。「因此RMIT積極進行海外拓點及跨校合作,我們目前有6個海外分點,分布在越南、上海、新加坡、香港、斯里蘭卡和印度。」

約瑟表示,RMIT的學生不管就讀於哪一個校區,都可以申請到其他分點就讀一學期,RMIT也會提供獎學金,鼓勵學生移地學習。因此,約瑟相當鼓勵逢甲大學「商學與創新專班」學生到海外分點上課,他認為學生擁有三地求學經驗可進一步拓展視野、體驗多元文化及建立全球人脈。

此外,RMIT也相當重視「商學與創新專班」學生未來赴澳的適應問題。約瑟說,專班學生大三到墨爾本後,系上的學長姐會陪伴他們認識校園,給予學習與生活上的建議,學生亦可透過參加社團來結交朋友。RMIT每年有1000多個校園工作機會,這也是融入RMIT生活的好方法,此外,RMIT也提供各種輔導服務及24小時熱線,提供隨時的幫助。

約瑟還說,學長姐制是RMIT的優良傳統,新生有學長姐協助熟悉環境,大四生也有畢業學長姐擔任他們的「業界導師」,指點他們如何準備履歷、面試等。同時,RMIT也獲得澳洲國家畢業生服務諮詢協會最高成就獎。約瑟解釋,「我們的成功,來自完善的就業輔導機制。比如『學用合一』(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WIL)),它包含了實習、產業合作計畫、職場模擬練習等,此外,RMIT校內設有『媒合商店』,提供大四生和產業界接觸的機會,他們可以在此交換資料、進行合作等。」

約瑟堅守招生崗位20多年,是什麼信念讓他工作熱忱不減?約瑟說,「我一直記得我6歲時,父親過世前說,他的願望是家裡每個小孩都能上大學。」但不久後越戰爆發,約瑟一家人因為協助過美軍而受到越共打壓,在約瑟16歲時流亡海外成為難民,先後在馬來西亞與法國都住過一陣子,最後才在澳洲定居,經過一番努力獲得學位,約瑟也成為他們家唯一完成大學教育的小孩。約瑟表示,父親的遺願不只成為他求學過程中堅持下去的動力,也是他日後選擇招生工作的最主要原因,幫助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能夠完成夢想。

約瑟一直珍惜每個學習機會,現在也以RMIT招生經理之身分重返故鄉越南招生,他鼓勵學生要多利用學校提供的資源,多參與活動,他也提到,「軟實力是邁向成功的階梯,學生花60%的時間學習、20%的時間在社團、20%的時間娛樂是合理的,可透過社團或校外活動來培養領導能力、人際溝通、人脈連結、時間管理等軟實力。」

訊息來源:逢甲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91249.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