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中國母親的藝術 國際時尚新寵

民生@報/陳小凌 2016.03.17 00:00
【文/陳小凌】「嫁妝裡的一條百子被,寄意母親多少對出嫁女兒的殷殷期盼!」台北市「母親的藝術」發展協會前監察院長陳履安夫人─陳曹倩說:多年來專注致力於以展覽與DIY教學推廣《母親的藝術》與國際交流,其中不僅是即將消失的傳統手工藝如印染、編織、縫紉及刺繡等,和生活起居的技藝如花藝、茶藝、廚藝等,更包含了生活禮儀的教育、節慶文化的傳承及美感氣質的養成。

早期,女紅是每個女性從小必須學習的手藝,得要心無旁騖,靜下心來,才能做好一件成品,正因為每件成品都須是頂真的精神、不苟的態度和長時間來醖釀,所以穿越時空流傳下來,也就更顯芳華。而今這些《母親的藝術》在國際服裝設計元素中屢見不鮮,最新古馳GUCCI 2016米蘭秋冬時裝秀,就大量運用中國元素,旗袍、盤釦、刺繡、虎帽,東方美學已然成為國際時尚舞台上的新寵。

為了推廣《母親的藝術》的傳承與創新,18日起在松山文化創意園區東向製菸工廠一樓的展覽,將台灣近二十年來在布藝與插花藝術上的保存孕育和創新研發。展覽以四季交迭輪迴為骨幹,共有《春萌》、《夏旺》、《秋滿》、《冬蓄》四個主題,跨界邀請花藝家張月理、林雪玉、紀月子、徐秀嬪,以中華花藝陰陽生剋、互補平衡的相容美學與共生之道,在布、花雙藝,巧手詮釋四季的形色方位中,古今相逢輝映對話。

除溯源河洛文化的初始力量,還有台灣原住民族和大陸少數民族邀展,如庫淑蘭剪紙、洛川娃娃虎、漢族福娃、排灣族琉璃珠背籃,隨手拈來的色彩與創意來自對大自然的觀察與文化底蘊的孕育,傳統圖騰的寓意,充滿著濃濃的大愛及厚厚的期盼,無師無界。

展覽中搜羅了藏族盤繡、侗族刺繡、羌族刺繡、漢族珠繡等,呈現手作的溫暖在分工與合作之中傳遞巧思,奉禮的情意,分享及共生了無盡的回憶。展場也規劃生活美學講座及親子DIY手作活動,與跨界文創禮品為兒童節與文博會暖身,同時邀請各地布藝與花藝等相關學者專家與產業共同交流互動與展現體驗。展期至28日。

圖說:推動女紅藝術的陳曹倩。陳志誠攝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