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6」3月20日起再現台灣文化種子船

大成報/ 2016.01.11 00:00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台灣藝術家林舜龍第三度受邀參加《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6》,將於今年3月20日起,讓2013年【跨越國境.海】的作品「種子船」,續航漂回日本香川縣高松港,永久設置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主場地。

還記得八八風災嗎?驚人的雨量導致大量的漂流木,環佈在台灣東部、南部的河床及海岸,海岸邊漂散著滿坑滿谷的漂流木,觸動了林舜龍的心弦,他以漂流木為素材,海漂植物棋盤腳果實的形狀,形塑種子船,由台灣原住民工班和志工們共同建構,以台灣北海岸為起點,一路北航至日本瀨戶內海的豐島,經過將近一年在日深耕、交流後,重返宜蘭冬山河畔,參與2014宜蘭冬山河童玩節。

林舜龍說:「棋盤腳的種子隨著洋流漂往陸地,如同人類遷徙一樣,到處開枝散葉」,他認為,海洋不再是隔絕彼此的障礙,而是移動的媒介,「世界其實都是一家人,而藝術是人與人之間的柔性連結」。

林舜龍還說,在原住民的眼中,漂流木原是山上的「神木」,卻漂流到山下,他選擇以漂流木打造種子船,便是為要凸顯人與環境的關係與省思。團隊合力打造完成的巨大種子船,設計成可重複拆裝的結構,憑藉著強韌的漂流精神,計劃於2016年再度啟航。

林舜龍團隊的棋盤腳種子船,將於於2016年3月再度航向瀨戶內海的高松港港灣,重新建構的種子船,除了繼續利用漂流木,將結合多種台灣原生木材和南洋木種,作為骨架與外覆層,不僅僅是建構種子船的海漂意象,同時象徵台灣山林的縮影,希望能賦予漂流木新生命,將台灣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呈現在首屈一指的國際藝術舞台上。

鑄銅的孩童像站立船頂上,象徵尋找夢土;內部懸掛銅鑼敲響台灣的聲音;下方是象徵自然的吶喊金色青蛙,站立礁岩上;船尾端則是象徵土地的金牛,站立於更大的磐石上與之對望,種子船若漂航於島嶼之間,與外部偌大的草地廣場上,利用龍柏木橕張的黑色漁網等,形塑環太平洋島嶼的海洋文化意象,也讓台灣文化落地生根‧

此外,在夏季、秋季的展期,邀請度小月担仔麵、現代舞蹈家吳建緯、和原住民聲樂家雲力思與孩子們的古調吟唱,還有詩人許悔之的吟詩等,來呈現台灣在黑潮文化中的特色。同時在小豆島的大部港海灘,展出臨時性藝術裝置【跨越國境˙潮】,以海沙、糯米、黑糖等天然素材塑造196個孩童,他們頸上各繫著一支漂流木,標註各國首都的經緯度座標,面朝著各自的家鄉,站立在沙灘上。

孩子們在海風、潮汐、雨水和烈日的侵蝕下逐漸形變,化為砂土,可能只留下原先掛在頸上的漂流木,懸掛在從孩子殘骸身子裡,露出書寫著各國國名的木板,如墓碑。這項作品試圖抽離政治與經濟的主觀思維,單純描述全球孩童在現代社會中,所承受的外界主觀價值,無情的社會壓力摧殘著幼小單純的身心靈,孩童的外觀將隨著時間呈現不同樣貌,希望帶給觀者與象徵人類希望的世界孩子,一種對話,一種省思。秋天,將計畫在新竹縣,以《移動的森林》為名稱結合客家花鼓節,將藝術的能量帶回台灣。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