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調查,台灣地區失智症人口約有近23萬人,而失智症至今仍被大多數人誤以為是無藥可醫的。南投醫院失智中心李志銘醫師表示,近年來失智症治療已有許多的進展。近10%是可以治癒的;而35%的血管性失智症,可經治療而遏止惡化或改善病情的;其餘約55%阿滋海默氏病,仍然是可以醫療的,尤其是在早期或中期更見療效。
李志銘醫師表示指出,失智症的早期臨床症狀多因人而異,但常是由短期記憶力減退、忘東忘西開始,在治療失智症的部分,如硬腦膜下腔出血,常壓性水腦症,則應開刀。如果是維他命B12缺乏,則應補充,只要對症治療就有可痊癒的機會,而藥物能改善失智症病人的認知功能障礙,改善生活品質,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其次,約半數病患會有焦慮、憂鬱、焦躁不安、妄想、幻想等精神行為症狀,須以行為改善方式或藥物來治療。
初期血管性失智症 有恢復機會
李志銘主任特別提及腦中風後所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症,表示這不僅可以遏止,有許多證據顯示部分是可以恢復的。初期血管型失智症的病人更有近3成可明顯進步到脫離失智病況。目前也有數種藥物使用在慢性血管性失智症的病人,可稍微改善其智能狀態。
簡而言之,失智症患者,倘若能夠即早診斷、即早治療、預防,是能夠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亦能減輕照顧者、家屬的照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