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不再變成水煮蛋 鴕鳥寶寶人工孵化

中央社/ 2015.09.14 00:00
(中央社記者顧荃台北14日電)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天表示,鴕鳥不是保育動物,園內生下的蛋常常被做成水煮蛋給其他動物食用。不過因園內鴕鳥數量少,今年選了4顆蛋人工孵化,於8月中順利孵出2隻鴕鳥寶寶。

動物園表示,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鳥蛋,因為鴕鳥並不需要動物園進行保育繁殖,園內母駝鳥「鴕夏」生的蛋大都被做成水煮蛋,讓其他動物補充蛋白質。

動物園非洲區區長張廖年鴻說,園內本有鴕鳥2公2母,並讓公母分開居住,但去年1隻母鴕鳥過世,為讓「鴕夏」有伴,開始公母混居,也讓牠們繁衍下一代。

不過由於台灣氣候潮濕,鴕鳥蛋有時被下雨淋濕,有時又會被親鳥不慎踢破,不易自然孵化,人工孵化又必須定時測量溫度和濕度、翻蛋照顧,相當耗費人力。

張廖年鴻說,「鴕夏」今年繁殖季陸續生了50多顆蛋,適逢大學生暑期實習課程,保育員挑選了4顆鴕鳥蛋,由實習生負責照顧孵化。實習生必須每天翻轉,確保鴕鳥蛋受熱均衡,並透過照蛋檢查了解發育情形,記錄孵蛋環境的溫濕度及蛋的重量變化等。

經過長達44天的孵化期,8月19日順利孵出第1隻「啾啾」,隔天再孵出「咪咪」,由保育員接手照料。

動物園說,鴕鳥是早熟性的鳥類,孵化後沒多久就能自行活動、覓食,剛孵化後體重就約1公斤、身高也逼近30公分,站立時搖搖晃晃,走路偶爾也會翻倒。保育員每天除了餵食、記錄身高、體重變化,還會抽空帶牠們到戶外曬太陽,好吸收充足的維生素D。

動物園說明,孵化後的鴕鳥寶寶以每個月身高增加30公分的速度生長,1個月大就能以每小時50到60公里的速度奔跑,但在3月齡以前都是危險期,要隨時注意體重的變化,生長太快還容易引起叉腳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