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希臘昔搶搭歐元列車 如今恐遭逐出

中央商情網/ 2015.07.07 00:00
(中央社紐約2015年7月7日綜合外電報導)因為債重難扛,當初趕在最後一刻加入歐元區,成為首批使用歐元貨幣的希臘,如今卻深陷可能頭一個被踢出歐元區的窘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整理了希臘如何從2001年搶搭歐元列車,到如今可能被踢出的來龍去脈。

●趕在歐元上路前 最後一個上車

2001年:希臘成為第12個加入歐元區的國家,趕在2002年歐元正式上路前,最後一個加入歐元區。

希臘獲准加入歐元區時,財長巴本東尼奧(YannosPapantoniou)將此日形容為希臘牢牢躋身歐洲核心的一天。當時的歐洲央行總裁杜森伯格(Wim Duisenberg)則提出警告,希臘在改善經濟和控制通膨方面,還得加把勁。

●作假帳 掩飾赤字缺口

2002年:眾人終於都知道希臘曾經作假帳。加入歐元區的經濟趨同條件之一就是國家預算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這個條件全體適用,但所有國家好幾年都未能遵守,即使是講求紀律的德國也不例外。

●兩年後 新政府上台

2004年3月:總理卡拉曼里斯(Konstantinos Karamanlis)的中間偏右政府上台,查前政府的帳,赫然發現預算赤字根本不是公布的占GDP的1.5%,而是8.3%,是原估的5倍半有餘。該拿這個駭人的數據怎麼辦,卡拉曼里斯政府陷入兩難。

●雅典奧運逼近 假帳視而不見

2004年8月:奧運重返誕生地雅典舉辦,輪到希臘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政府沒必要打臉,選擇對假帳視而不見。

●金融海嘯 席捲全球

2007年:距離希臘大半個地球遠的美國引爆全球金融海嘯,希臘經濟丟了半條命。其他歐盟區國家也受重傷,尤其是西班牙和愛爾蘭。

●金融海嘯 希臘受創最重

2008年:很少國家像希臘那樣對於經濟走下坡毫無因應能力。在歲出和歲入巨大缺口下,希臘經濟脆弱不堪一擊。

●投資人嚇跑 希臘乞援

2010年:投資人被希臘債務和財政數據作假消息嚇到,不禁懷疑希臘的償債能力。信評公司補刀大砍希臘評等。在投資人喪失信心下,希臘借貸成本飆漲,眼看就要失控。歐盟執委會、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等「三巨頭」(troika)介入馳援。

2010年5月:歐元區和希臘領袖就1100億歐元的紓困貸款達成協議,不過附帶嚴格但書,要求希臘增稅,撙節支出,致力達到預算平衡。但撙節支出,意味著公家機關得大裁員。政府裁員,民眾荷包縮水,企業連帶遭殃,也跟著裁員。失業率攀升,政府稅收萎縮。

●舉新債還舊債

2010-2012年:經濟凋敝,民眾抗議。2011年,社會民主黨政府跨台,總理一換再換,最後由保守派新民主黨黨魁薩瑪拉斯(ntonis Samaras)出任總理。

但紓困藥方未奏效。2012年,希臘接受另1輪紓困,使得紓困總金額達2460億美元,伴隨而來的是新撙節方案。希臘現在積欠國際債權人的金額來到GDP的135%。經濟更形艱困,失業率逼近30%。年輕人失業率更超過50%。

●希臘國庫再度告急

2015年6月:希臘政府6月底對國際貨幣基金(IMF)違約,未償還到期的16億歐元貸款,成為已開發國家倒債首例。如果7月20日無法償還歐洲央行(ECB)的債務,可能須離開有19個成員國的歐元區。

希臘左派政府總理齊普拉斯和財政部長瓦魯費克斯(Yanis Varoufakis)與國際債權人的關係欠佳,協商不順。今年6月,協商破裂,雙方玩起膽小鬼賽局,看誰敢當希臘脫歐的罪人,引爆當前這波希臘危機。

反撙節的財長瓦魯費克斯於7月5日紓困公投壓倒性說不後,說自己是協商絆腳石,閃電請辭。希臘和債權人都矢言將會重返談判桌,如同以往多次信誓旦旦般。(譯者:中央社劉淑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